9月中旬,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申请,这让日本感到很吃惊。日本一直认为中国远没有准备好加入这个高标准的自贸协定,一些日本政要的表态也基本对中国的加入持消极态度。这并不意外,毕竟日本最初的设想是通过与美国共同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制定好所谓的新世代高标准亚太自由贸易规则后,再来规制中国。然而,特朗普政府退出了TPP,日本不得不独自扛起大旗,与10个国家签订了CPTPP。但这也是建立在美国会重新回来,而中国近期不会加入这一想法的前提之上。
面对中国的申请,日本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同中国开始谈,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新动能让美国回归;二是拒绝与中国谈,等待美国回归;三是与中国接触但不实质性谈,同时等待美国回归。现在看来,日本有可能采取后两种选择,即“拖”的策略。应该承认,美国退出后,日本在CPTPP谈判上发挥了国际领导力。然而,如果日本以等待美国回归的“美国中心思维”作为逻辑起点,则很可能让CPTPP重蹈《京都议定书》覆辙,也就是CPTPP陷入空转,导致发展动能逐渐消磨。届时,日本想要保住的国际领导力也可能烟消云散。
首先,没有美国参加,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绝对缺乏代表性,但期待美国近期回归CPTPP很不现实。美国对自贸协定政治过敏的思想根源,在于认为自身经济已经高度自由和开放,而其他国家是通过自贸协定钻美国自由开放的空子,“极不公正地通过剥削美国来获利”。正是这种美国是自由贸易典范和现有自贸协定最大受害者的自我认知,让特朗普政府退出了TPP,拜登政府执政后也没有本质改变。日本没有能力改变美国国内政治的动态,仅靠它的力量也说服不了美国回归TPP。日本曾为1997年底达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付出很大努力,发挥了国际领导力,然而事实证明,2001年3月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后,日本没有能力让美国回归。
第二,日本期待美国尽快回归以实现日美共同主导CPTPP的想法,与美国短期内不会回归这一事实之间的落差,会极大损耗日本国内对CPTPP的热情。日本之所以要推进TPP,也有推动经济升级换代以保持活力的目的。现在美国退出,又拒绝中国进入,CPTPP其他成员对日本构不成足够大的改革动力。当年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日本国内就出现动摇,在国内批准上犹豫不决,甚至以美国退出为由与欧洲在减排目标上讨价还价。正因为如此,日本曾被讽刺性地授予减排对应消极国家“化石奖”。2010年后中美欧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积极合作,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基本是中美欧三家牵引,而日本在本可以发挥国际领导力的全球环境外交上被边缘化。
第三,如果日本主要是从中美竞争角度看待中国申请加入CPTPP,那就会忽视中国这一决断的最重要动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主动寻找外压,为内部改革提供新动力。中国商务部发言人9月30日表示,中国已经对CPTPP规则进行全面评估,将在市场准入领域作出超过中方现有缔约实践的高水平开放承诺。CPTPP的确是更高层次的、包括投资在内的综合性自贸协定,中国提出申请,体现了它不断自我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巨大决心与勇气。看不到这一点,会让日本失去通过CPTPP谈判与中国建立新的沟通和互信平台的机会。尽管CPTPP有不少内容是高标准的,但在很多新领域,如电子商务,中国的实践远比美国和日本丰富得多,这些领域的标准制定没有中国参与是不可想象的。中美关系也不会丝毫不变,奥巴马执政初期中美曾就双边投资协定进行多次磋商,中欧在去年底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中美欧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方面出现类似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非不可能。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希望在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中提供领导力是应有之义,然而这需要超越“美国中心主义”,避免重蹈《京都议定书》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