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否认中国领导力是一场输家游戏2015-08-28
胡祖六(Fred Hu) 北京春华资本集团主席
每年5-7%的温和经济增长,意味着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变。增长适度放缓是一种必要而健康的调整,有利于中国过渡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增长轨道。但迎接积极的“新常态”的不是热情,而是反对者的错愕,因为他们宁愿选择旧的增长模式。
-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将加大2015-08-27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随着中国允许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将加大。这种市场导向是西方国家一直以来所要求的,无论人民币汇率是升是降,汇改都符合全球利益。
- 中国的复杂问题2015-08-26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地缘政治战略和社会政策都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而最终的考验,也许就在于处理这些事态间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国领导层能胜任吗?还是他们的胃口太大?
- 中国摆脱美元束缚2015-08-18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虽然将来的情况多少有点复杂,但无节制地预言“货币战争”重新爆发,美中再次陷入无可救药的贸易争吵,无疑是夸大之辞。一个小小的退步(8月11日人民币贬值),有可能给亚洲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地区一体化带来未来几年甚至十年内的一次最大飞跃。
- 人民币贬值:不是经济,笨蛋!2015-08-17
米莎尔•梅丹(Michal Meidan) China Matters总监
在人民币贬值1.8%之后,研究中国问题的人士发生了争议:中国人民银行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让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还是为了提振中国的出口?最大的可能是,中国政府希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作出决定之前,让人民币汇率找到自己的底部。
- 政治味更浓的TPP2015-08-12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华盛顿在TPP的最初目标也许是经济,但最近的谈判显示该贸易协定已经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政治工具。它所寻求的是遏制中国,这对美国并无益处,注定会失败。
- 美国仍处在经济调整关口2015-08-06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贫富差距和债务负担,使美国经济增长仍低于其潜在水平。
- 古巴的转变2015-07-27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美古关系的改善对中国有影响,但华盛顿和北京没有必要在古巴和拉美进行战略竞争,因为双方在这一地区有共同的利益。
- 亚投行签字仪式结束之后2015-07-07
陈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代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帮助亚洲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数十亿美元,并对现有金融机构提出挑战。陈天宗先生对这个新机构如何保证效率、严控环境并尊重地方权利提出了建议。
- 资本账户开放后中国要注意什么?2015-07-0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投资国和资本输出国之一,正迈向由GDP到GNP、改变资本自由流动机制的新阶段。因此,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已势在必行。
- 中巴经济走廊让印度陷入双重困境2015-06-25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中巴经济走廊是连接中国与波斯湾的捷径,如果巴基斯坦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治理透明化方面的表现有所改观,该计划中的巨大投资可以使南亚和中亚出现转型。
- TPP谈判的背后2015-06-05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虽然阻力重重,白宫仍坚持不懈地推动与亚洲和欧洲的优惠贸易协定。但这些都无法扭转美国创新能力的衰落。在亚太,拟议中的协定更可能给这一地区带来分裂,而不是统一。
- IMF:人民币估值合理2015-05-27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进一步关注市场需求和篮子货币汇率,引导市场预期,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的主要货币目标。IMF最近表示人民币已经合理估值,这意味着人民币有望在2015年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 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2015-05-18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虽然中国经济取得显著增长,但仍存在房地产调整、工业产能过剩、金融风险、通缩风险和就业结构问题。为此,政府把经济朝增长较缓的“新常态”调整,使之向以创新为基础,提供更多公共商品与服务的方向转型,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漏洞百出的伙伴协定2015-05-18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在美国国会的首肯下将获得“快速通道”授权,从而避开了公开辩论。TPP会带来新的刺激,会向海外转移就业机会,会增加企业收益,会减少海外和来自美国环境与工人的贸易保护。其拥趸们声称,通过TPP对中国进行迂回包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