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开放金融体系?

2016-01-20

如何构建一个现代、高效、开放的金融体系是决定“十三五”时期以及中国经济未来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中国拥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存量,然而总体看来,由于受金融基础薄弱的制约以及金融制度的不健全、资本市场不规范和金融机构部门效率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滞后于整个市场体系的改革。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资金运用的损失率、呆坏账率高,这不仅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也产生了大量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明显产生“挤出效应”。2011年以来,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和表外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反差与背离。但是,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循环,反映实体经济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以及商业流通数据依旧十分疲弱。

另一方面,债务比率上升、银行隐性不良资产风险集聚升高。根据近期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36亿元,不良率达到1.59%。预计第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2637.82亿元,不良贷款率1.67%,2016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达到1.94%。

特别是2015年以来,货币乘数与经济产出呈现出明显背离的情况。货币乘数有所上升,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是因为政府为稳定债务和资产价格,信用创造由外转内不断深入,但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货币乘数的回升更多是为了对债务压力的缓冲,而非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因此,金融如何真正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依然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很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要通过宏观调控审慎控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控制信用的扩张速度,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十三五”时期着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除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机制,还应突出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推进普惠金融战略的重点。要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型发展,当前亟待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转向更加有利于经济升级、更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这类金融体系应该作为国家的战略投资体系,通过运用政府财政投入、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投入、资本市场融资和科技基金等手段,全方位地为中国经济实现升级版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把推动“金融双向开放”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目标,而这也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中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国际国内金融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中国仍面临着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低下、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中存在严重失衡等问题的挑战。

在全球市场充分竞争下,在资本、劳动要素投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将使要素边际收益不断增加,从而促进开放型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但这需要金融业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提升体系运行效率。因此,中国必须实施审慎、有序的渐进式金融开放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金融/资本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破除制约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使之加快向市场配置性金融转变。

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10年的增长690亿美元扩张到2014年的1160亿美元。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战略实施,未来私人对外直接投资(ODI)将持续快于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也决定了宏观必须积极调整储备资产配置结构,以“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为契机,着力构建有效运转辐射全球的投资交易与支付清算体系、信用评级体系与金融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