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须学会如何从中国增长2.0版中获益2015-09-25
马克•廷克(Mark Tinker) 安盛投资管理公司
当习近平前往美国之际,他或须确认随身带了自己的“反讽测量仪”,因为西方媒体不太可能愿意借给他一部。
- 天塌不下来(四)2015-09-23
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天塌不下来》,基本内容是中国经济会无甚大碍地走出危机。
- 北京统计的可靠性:中国经济快速放缓?2015-09-22
章家敦(Gordon Chang) 作家
虽然中国国家统计局的GDP增长报告一直受国际观察人士置疑,但人们也承认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改变。而真正考验官方报告可靠性的,将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季度GDP数据。
- 习主席,来底特律看看破产的教训2015-09-18
汤姆•沃特金斯(Tom Watkins) 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顾问
汤姆·沃特金斯建议习近平访美期间能更多了解底特律破产后的再造与重生,因为它能让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有新的认识。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2015-09-16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换档,对于那些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资源出口国影响较大,但对欧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尤其是中国经济减速并非近期美国股市暴跌的“罪魁祸首”,美国股市下跌的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
- 中国经济调整:鲁莽行事与明智之举2015-09-15
雷鼎鸣(Francis Lui)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主任
IMF对中国经济前景抱谨慎乐观看法,并认识到中国经济放缓的重要原因是发展战略发生改变。服务业在增长,研发在逐渐扩大,金融体系在走向现代化。这些变化需要时间与耐心:如果中国选择放慢脚步,那么实现它所期望的长期目标会更加容易。
- 中美对比: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2015-09-11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在美国和中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常被用来阻挠外国投资。对合法的商业交易采取武断的保护主义做法,可能只会招致对方国家采取类似的反制措施,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有损外国投资。
- 对中国干预金融市场的曲解2015-09-10
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Frankel)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
中国的政府干预,让一些外国观察家曲解了今年汇市和股市取得的某些重要进展。
- 中国的颠覆者:阿里巴巴、小米、腾讯及其他公司如何改变商业规则2015-09-08
谢祖墀(Edward Tse) 博斯公司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董事长
许多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如阿里巴巴、小米和腾讯的老总,他们都知道自己正站在经济活动历史潮流的前端并推动着这一潮流。这些中国企业家正在壮大,因为他们有能力顺应中国发生的变化。
- 为何美国针对中国的网络制裁将收效甚微?2015-09-07
罗吉尔•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与政策比较项目研究员
奥巴马政府正计划出台经济制裁措施来惩罚从网络间谍行为中获益的中国企业。鉴于对什么是网络危害,以及对网络空间的通行规则没有明确的界定方法,因此呼吁制裁也许主要是一个政治信号,针对中国也同样针对国内听众。
- 美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2015-09-04
余翔(Yu Xiang)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美国经济2009年二季度重拾增长步伐,但此轮复苏表现出了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中长期看,这种非传统形态的复苏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常态”。首先,以制造业为代表实
- 美中竞争的经济学2015-09-01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当强调美中经济合作互惠互利时,很多理论家往往忽视了结构性经济问题带来的竞争和不稳定因素。对新兴市场和未开发资源的争夺是对抗性的,它可能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而加剧。
- 中国应关注“太平洋的美洲狮”2015-08-31
费尔南多·梅南德斯(Fernando Menéndez) 驻华盛顿特区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分析家
全球金融外汇市场的的低迷在美洲引起担忧。中国把贸易与投资集中在“太平洋的美洲狮”国家将是明智的策略,有助于减少美中在该地区的紧张与猜忌。
- 为何对人民币贬值大惊小怪?2015-08-28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汇率变动显示美元坚挺,而不是人民币疲软。中美两国和两国经济界应把关注点放在认清两国的互补领域和产品上,寻求在互利基础上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 人民币新汇改需获得国际公信度2015-08-2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人民币汇率保持长期稳定,期间双向波动,对于维持金融资产价格,防范大规模资本外流,控制海外负债风险,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负担,以及稳定经济增长预期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