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为开战将毁掉美国半导体主导地位2020-06-07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特朗普政府最近试图对中国电信技术龙头企业华为公司关上大门,这打破了迄今为止国际合作的黄金标准。
会有贸易战2.0吗?2020-05-28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通过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实现稳定如今已遥不可及。中美两国纠缠于相互指责和贸易争端,从而为进一步更具破坏性的冲突升级作了铺垫。
- 美国升级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加剧中美脱钩2020-05-21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部副部长
美国外资安全审查新规有可能给未来的中国对美投资带来“寒蝉效应”。特朗普政府对“国家安全”的定义凸显出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特征。
- 用全球视野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2020-05-14
岳立(Yue Li) 盘古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这场裹挟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不但需要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更加理性和富有远见地应对,更需要对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及其人口给予足够重视。
- 疫情应是新一轮全球化的开始2020-05-14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新冠疫情将使成本效益驱动型的上一轮全球化走向终结,并推动社会公平公正驱动型的新一轮全球化的开始。
- 美国可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20-05-14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在疫情和经济两大因素没有彻底改善之前,油价难有大的起色。由于页岩油生产无利可图,美国今年第三季度可能再次成为原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国。
疫情后重建:不走回头路2020-05-12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经济学家和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新冠疫情给世界留下让我们重建经济的空白。现在正是我们向社会和环境意识驱动型经济过渡的机会,它将缓解新冠疫情后的灾难。
挽救世界经济只有依靠合作2020-05-10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目前的国际政治局势与2008年迥然不同,倒是与上世纪30年代有几分相似。中国相信合作共赢才是应对世界政治经济危机的唯一正途。
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报告2020-05-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对新冠疫情动员滞后造成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如果以科学为基础的应有医疗政策继续被无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持续多年的全球性收缩。
疫情过后经济迅速复苏的三个障碍2020-05-05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不可低估。疫情持续时间越长,我们迅速恢复经济的机会就越小。
失败的领导将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2020-05-04
格诺特·瓦格纳(Gernot Wagner) 纽约大学气候经济学教授
如果说新冠肺炎教会我们什么,那就是滞后保守的决策不仅会一路导致更高的边际成本,而且会把我们置于完全不同的轨迹——非常容易以灾难收场。
中美产业链重构背后的全球变局2020-04-2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部副部长
疫情将加速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包括中美产业链在内的全球产业链重构难以避免。
贸易是医治全球经济的良药2020-04-27
冯国经(Victor K. Fung) 香港中美交流基金会副主席、冯氏集团主席
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为应对新冠危机而努力重振多边主义的同时,还必须承认并反映全球相互依存的多个维度,对多边主义加以重塑。这首先意味着要确保一个开放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
第三次大萧条来了2020-04-26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值此经济动荡之际,我们可以回溯过往,弄清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以及接下来全球经济会怎样。中国和美国将是塑造未来走向的关键参与者。
新冠疫情不会减少全球对中国的依赖2020-04-2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当一些国家趋于闭关自守的时候,中国仍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全球化。这种承诺所带来的贸易、投资和增长机会对新冠危机之后陷入困境的国家来说也许是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