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前进、倒退、横向发展2020-02-24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贸易协定已经签署,但新型冠状病毒等近期因素使中国难以满足对它的贸易要求。美中关系并没有前进,而是在横向发展。
病毒经济:谨慎的信心2020-02-22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虽然有冠状病毒,但如果政策得当,并且成功与国际社会合作,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
如何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保卫战?2020-02-1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对疫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必须有充分预判和评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进一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最大限度避免供应链“断链”风险。
中国银行贷款的数字化革命2020-02-19
黄益平(Huang Yiping)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性。而今,在线银行提供了国家需要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新,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实现更广泛的金融包容。
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的经济战2020-02-1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的中断,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实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冠状病毒不会削弱中国经济2020-02-14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整,对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支持,中国政府仍然能够确保经济的强劲复苏。
美国打压华为毫无道理2020-02-12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英国约翰逊首相面对美国的诱压说“不”,至少表明美国打压华为是没有道理的,连盟友也难以说服。
“第一阶段协议”和技术脱钩2020-01-30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中美技术竞争的后果之一是全球高技术供应链的脱钩,这在短期内会让所有人付出代价,但长期看实际上对整个世界都有好处。
央行的困境2020-01-23
缪延亮(Miao Yanliang) 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
曾几何时,凯恩斯学派对短期的关注和新古典学派对长期的关注是可以在更大的同一货币政策框架内共存的。然而在一个长期低利率和负利率时代,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展望2020: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2020-01-22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并顺利实现两个“翻一番”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跳出中美贸易协定看其影响2020-01-21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对阻止中美经贸关系因贸易战进一步恶化将产生三大深远影响。
- 2019年世界形势与中国的方位2020-01-13
袁鹏(Yuan P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把握当下,谁将赢得未来。
中美博弈是否迎来拐点2020-01-13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美问题专家认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签订使某种战略相持出现,但这种均势是脆弱的。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评估,专家们的意见分歧较大。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差异为中美谈判前景埋隐患2020-01-0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表述和措辞不一致,说明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上双方尚未达成共识,不确定性依然笼罩着中美关系的前景。
为什么凉战有可能比冷战更糟2020-01-07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美之间正在展开的凉战远不如冷战那么刻板。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副作用,需要双方都认识到,在一个互通互连的世界上,加强自身地位的努力如果破坏了全球稳定与活力,就会变成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