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抵制南海仲裁合理合法2015-12-14
王翰灵(Wang Hanl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仲裁无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向。由于南海问题错综复杂,以及该仲裁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它不但注定不能解决南海争端,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
- 反恐必须发挥中小国家作用2015-12-04
吴祖荣(Wu Zur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尊重伊拉克、叙利亚等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其政治进程和发展道路,是发挥这些国家反恐关键性作用的基本条件。外来反恐军事行动只有得到这些主权国家政府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冲绳美军新基地危机凸显奥巴马“再平衡”战略缺陷2015-11-30
何思文(Stephen Harner)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
在东京,安倍政府正在设计一个让美国海陆空部队自由使用的新基地。奥巴马政府的目标是在东亚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优势,而作为目标一部分的基地建设已经加剧了整个地区的紧张。
- 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2015-11-27
金良祥(Jin Liangxiang)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主要根源,是没有实现产生有意义就业的工业化、治理不善以及缺少地区协作。改变这一切首先取决于中东地区领导人和精英人士是否采取正确的政策,同时还取决于外部势力是否真正帮助中东国家现实其变革目标。
- 南海仲裁和国际法的界限2015-11-26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马尼拉提请的南海仲裁涉及“历史性权利”的地位、这一水域某些地物的法律地位及相关海上权益,以及中国陆域吹填和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但似乎北京和马尼拉都不会垂头丧气地离场。
- 一个峰会,两出戏码2015-11-25
斯图尔特•塔格特(Stewart Taggart) Grenatec创始人和负责人
刚刚结束的马尼拉APEC峰会有两面。在正式的一面,峰会同意有必要打击恐怖主义、推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而在非正式场合,美国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巨大政治鸿沟展露无遗。
- 国际反恐需要美国坚持战略定力2015-11-25
傅小强(Fu Xiaoq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巴黎惨案充分说明,对美国和西方威胁最大的并非新兴大国,而是发展壮大了的新型国际恐怖势力。美国必须充分发挥超级大国的责任,认真思考和领导未来的国际反恐斗争。
- 南海不应成为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题2015-11-25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华盛顿把东盟防长扩大会政治化的举动,不过是反映了挫折越来越多的美国不懂得如何与中国打交道。这一次,它在错误的场合采取错误的方法对抗中国,其结果对改善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毫无助益。
- 习近平讲话折射国家安全观多层内涵2015-11-23
温冰(Wen Bing)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习近平访美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讲话,折射了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安全政策和安全行为提供了重要窗口。
- 对巴黎恐袭的若干思考2015-11-19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要消除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各国必须在政策上作根本的改变。消除贫困、现实全球均衡发展、加强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包容性、尊重人民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成为最基本的政策目标。
- 美俄不应开启“冷战桥段”2015-11-17
吴思科(Wu Sike) 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叙利亚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东战略格局正由美国一方独霸向美俄两强共治过渡。但解决叙利亚危机,要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当前应双轨并行,在强力打击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同时,为政治解决叙危机创造必要条件,平衡积极地对叙危机各方施加积极影响。
- 美防长解析美国应对中国战略挑战2015-11-13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最近发表讲话,评述了中国通过在南海采取强硬立场,来挑战美国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可能性。理查德·魏茨认为,考虑到两国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卡特的做法是可取的。
- 美国在南沙宣示航行自由的做法自相矛盾2015-11-12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美军拉森号以执行“航行自由”宣示计划为名闯入中国南沙岛礁12海里内,严重违背了美国一直支持的诸多国际法或国际规则。
- 叙利亚噩梦:美国和中国的迥异政策及其全球反响2015-11-09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叙利亚的分崩离析昭示了美国支持的政权更迭政策的式微,而中国的政策则有望带来经济发展。但达成一项全球解决方案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 美国必须警惕日本的核武野心2015-11-06
冯昭奎(Feng Zhaokui)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由于历史原因及武器本身的极端潜在危险,人们有理由要求日本拿出诚意与负责的态度,采取行动消除国际社会对其核计划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