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工智能对话需要更多利益攸关方2024-06-06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徐彦子(Xu Yanzi)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研究员
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和军事应用中的爆炸式增长,中美之间需要进行更多对话协商,并将更多非政府层面利益攸关方纳入其中。在正式外交渠道之外,举行包含非政府专家的一轨半和二轨对话将有助于建立信任,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形成,并在国家之间达成共识。
审视中美地缘技术竞争2024-05-30
陈溪(Chen Xi) 港湾海外创始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客座高级研究员
朱旭峰(Zhu Xufeng)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奥坎·格雷(Okan Geray ) 迪拜数字管理局战略规划顾问,共建可持续智慧城市组织主席
王栋(Wang Do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为重振创新和树立市场信心,美中两国应以非常规方式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开展合作。这将不仅提供新的商业场景,也将为未来全球治理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新四方机制:安全合作还是围堵中国?2024-05-29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在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领导下,菲律宾外交政策发生转变。同时,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促使菲律宾加入新近成立的四方机制,以加强安全合作。尽管小马科斯强调外交解决方案,但由于该国对此前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存在自相矛盾的解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从而可能导致地区形势更加复杂。
巴勒斯坦亟需力量再平衡2024-05-23
周亦奇(Zhou Yiqi)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要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特别是以巴之间的和平,巴勒斯坦的地位需要作出意义的改变,那就是其主权必须被确立和承认。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将是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俄乌冲突:中俄扮演的角色及两国关系走向2024-05-20
关贵海(Guan Guihai)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无论俄乌冲突如何结束,俄罗斯以欧洲为根基的世界大国雄心都不会改变。中俄关系是稳定和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智慧是中俄关系之舵。
莫让战略叙事变成危险叙事2024-05-12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美国对华战略叙事的特点是进攻性越来越强,工具性越来越明显,目的性越来越集中,且正在从一般的竞争性的战略叙事滑向对抗性的危险叙事。这对于维持中美正常对话十分不利。
-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中亚与中、俄和西方的关系2024-05-08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亚归根结底不太可能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距离,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邻近,而且它们已经建立了牢固的联系。
美国与他国联合生产武器的动机和隐患2024-05-07
崔磊(Cui L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国内产能不足让美国有动机与盟伴国家和地区联合生产武器,但这也可能导致武器跨境扩散,加剧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增加冲突风险。
- 伊以互撕让美国既忧且喜2024-05-07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此轮以色列与伊朗的互撕突破了以往双方恪守的边界和底线,让华盛顿忧喜参半。
美国950亿美元外援对乌克兰和跨大西洋关系有何影响?2024-04-28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闫美欣(Ezgi Koklen) 土耳其安卡拉危机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美国对乌政策的前景可能会受到今年美国大选的挑战。总统选举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美国愈发难以为乌克兰付出更多。
莫斯科恐袭案后,全球反恐何处去?2024-04-17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莫斯科恐袭案说明恐怖主义并未远去。当前全球反恐正面临三种全新的挑战。
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应有边界2024-03-15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美国政府应为对华科技竞争政策设定边界,避免将正常的中美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政治化、安全化。中美在科技领域建立机制化的对话与沟通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乌克兰战争第三年:解开了地缘政治方程2024-03-15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旷日持久的乌克兰战争是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冲突,预示着全球治理终将回归现实政治。
第三方行为是影响乌克兰战争走势的关键2024-03-11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战争,无论何种形态都会有第三方,而第三方行为受战争环境和交战方身份的影响。在乌克兰战争中第三方既是调节者,又是冲突直接或者间接的相关方。受战争环境的影响,乌克兰战争中的第三方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即核心国家、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核心国家是指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8国,而中心国家则是除G7外的北约成员国、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伊朗和朝鲜,而边缘国家由上述国家外的全球南方国家组成。随着乌克兰战争向长期化发展,第三方行为已逐渐成为影响战争走势的关键因素。
俄乌冲突全面升级是“狼来了”吗?2024-03-09
崔洪建(Cui Hongjian)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随着双方不断强化针锋相对的政治立场、不断亮出直接对抗的军事底牌,俄乌冲突的确存在局部冲突失控而升级为一场欧洲全面战争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