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 李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从达沃斯到慕尼黑,国际形势更显复杂

2025-02-17
李岩.jpg

2025年伊始,达沃斯论坛、法国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相继召开,清晰映照出当下国际形势的诸多关键特征。

经济合作意愿上升与竞争持续加剧并存。在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加码、大国合作明显缺失的背景下,近期围绕全球经济合作的呼吁显著升温。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致力于“在日益分化的世界中增强全球合作和韧性”。论坛上,各国围绕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合作、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寻求合作机遇、共同应对经济挑战成为多数国家的诉求。然而,在呼吁合作的背后,国际经济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国都在努力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提升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等依然具有广泛吸引力,给全球经济合作带来长期阻碍。再度执政的特朗普在论坛上发表视频讲话,大肆宣扬“各国投资美国”,赤裸裸地以关税为威胁寻求减少与欧盟、中国的贸易逆差。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共同发布的《2025年全球合作晴雨表》认为,政治和地缘政治动荡严重影响了多边合作模式,全球合作“整体上已陷入停滞”。

科技角逐与治理分歧持续升温。继2023年英国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2024年韩国人工智能峰会之后,法国与印度主办“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寻求将前两次峰会的共识更多落实在全球合作的行动方面。尽管如此,此次峰会仍然鲜明折射出围绕人工智能这一关键技术的国际争夺愈发激烈,治理模式分歧愈发凸显。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印度、欧盟等6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强调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呼吁加强国际治理协调。但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技术领先的美国和英国未签署该声明,反映两国在科技发展理念、AI监管与治理合作方面与欧洲、中国等存在明显不同。此外,各国都意识到AI技术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加大投入,力求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特朗普执政第二天便宣布规模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马克龙提出1090亿欧元的人工智能投资计划,均欲通过大规模资金投入快速提升各自人工智能实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在AI发展和治理急需国际合作的情况下,“主权AI”盛行将极大影响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易加剧全球技术领域的碎片化局面。

全球安全态势的复杂性与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过去几年,全球安全形势持续严峻,重大战争和冲突延宕,全球安全治理的赤字不断增大。作为全球安全领域的重要对话平台,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虽然以“通过对话实现和平”作为主题,但各方对于安全威胁的认知差异正在前所未有地突显,合作前景依然难以乐观。在全球主要大国均希望借此次会议平缓欧洲大陆冲突、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的情况下,首次参会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却大谈“非法移民问题是对欧洲国家的最大威胁”,认为“欧洲正背离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言论自由在倒退”,并引发欧洲多国强烈反弹。万斯言论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反映跨大西洋两岸在安全理念、威胁认知等根本方面愈发不同。同属西方阵营的美欧双方都分歧至此,在维护安全方面各方达成共识的难度更甚。此次会议发布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鲜明指出,特朗普提出的“领土掠夺”等举动,意味着美国“不能再被视为世界秩序的稳定之锚,而是一个必须防范的风险”。“领土扩张”回潮,显然会加剧全球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也会进一步妨碍本就限于僵局的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军备竞赛、防止技术发展潜在威胁等重大领域的安全合作。

从达沃斯论坛、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到慕尼黑安全会议,三场在欧洲大陆召开的多边会议分别聚焦经济、技术、安全等三大议题,它们折射出当下国际形势合作与竞争并存、复杂且多元的基本特征。面对复杂的世界,各国唯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合作,才可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