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阪峰会与“异质”国家合作的未来2019-07-17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G20的有效性在于能否促进“异质”国家之间的合作,通过展示多边主义的好处,推动新一轮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前进。
中日须加强防务安全对话与安全危机管控2019-07-17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中日关系已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但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相比,中日防务安全关系仍是明显的短板,亟待加强。
特朗普时代的权力和相互依赖2019-07-17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即使其他国家短期内无法争脱与美国相互依赖的网络,长期内它们也会有越来越强的动机这样做。与此同时,制约冲突和创造全球公共品的国际机构将承受代价高昂的伤害。
中美需重新确认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稳定的共同利益与责任2019-07-17
陈东晓(Chen Dongxiao)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利益和挑战,重新明确我们维护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稳定需承担的共同责任。只有如此才能超越你输我赢的竞争模式。
确立东盟在印太的地位2019-07-16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盟认识到,该地区正在发生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变化既有利可图,也存在风险。虽然是机会主义,但东盟知道,任由对抗发展下去风险过大。
大型峰会的不民主2019-07-16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尽管有报道称中美贸易谈判已经恢复,但一场深具破坏性的贸易战仍在酝酿之中。
中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2019-07-15
董建华(Tung Chee Hwa) 中美交流基金会主席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研讨会
“我们不是威胁”2019-07-09
王缉思(Wang Jisi)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由于担心间谍活动,美国联邦调查局禁止一些中国学者访问美国。就这一问题,以及美国的种族定性抬头问题,中国著名美国问题学者王辑思与“中美聚……
中美休战:重建基于规则的WTO贸易体制2019-07-09
杰佛瑞·D·萨克斯(Jeffrey D. Sachs)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中美贸易战休战是好消息,但问题远远没有解决。为了克服中美关系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和结构性挑战,我们应当把这次休战转化为长期努力,去恢复信任和正常经济关系,同时加强多边主义。
“混乱多边主义”时代的中国与G202019-07-05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多边主义眼下正面临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低迷,但G20或许成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得以存续的关键。所有目光都投向出席本次G20峰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两位领导人正试图终结两国不断升温的贸易战。
大阪元首会晤后的中美关系2019-07-03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为了让中美关系真正“回到正轨”,北京需要将中共十八大以来已经作出的诸多承诺尽快转化为行动,而华盛顿则迫切需要重新校正其已经陷入“竞争迷思”的对华政策。
中俄关系:新的轴心2019-07-03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如中美竞争将成为未来十年国际关系的长期特征,与美国对抗的中俄轴心也会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
中国是在打朝鲜牌吗?2019-06-28
崔磊(Cui L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访朝的主要意图是进一步推动中朝关系改善,鼓励朝鲜继续无核化进程。而让美国明白“去平壤需要途经北京”这个道理,不需要一次大张旗鼓的国事访问。
- 让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发挥作用2019-06-26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困难时期,但从历史的长过程来看,这只是一个转型过渡时期。充分发挥两国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将有助于克服眼前两国关系中的困难。
中美首脑大阪会晤2019-06-25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大阪会晤前,华盛顿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尤其是要诚实地面对极限施压的尴尬结局。此次会晤要取得成效,根本前提是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目标需要重新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