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容易打赢吗?2018-03-16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贸易战会轻而易举打赢吗?特朗普真的有意愿并且有本事把与北京的冲突升级为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并指望北京迟早会认输吗?
从中国修宪看经济改革前景2018-03-12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 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问题观察家们正通过最近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寻找经济改革的信号。会议提出修改中国的宪法,这是2004年以来首次。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分析了此次修宪对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进攻性贸易政策将会走多远?2018-03-12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竞合关系”正在步入新阶段,这种新的大国关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常态化的摩擦和冲突,双方应避免“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在谈判中探寻新的互利共赢基础。
中国面临蒙代尔-弗莱明三难选择2018-03-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经过多年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如今面临让汇率自由浮动的压力。但在放松汇率管制和维持货币稳定之间取得适度平衡并非易事。
为什么没有“北京共识”2018-03-06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40年的时间似乎足以辨别出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但在邓小平开启国家的“改革开放”40年之后,作为西方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来自中国的对手,……
“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带来希望2018-03-05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这个高达620亿美元、由中国资助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正快速朝着“早期收获”迈进。目前已有五个能源项目完成委托,另外一些项目步入轨道,这些都将助力巴基斯坦提升经济产出。
基本面健全的神话2018-03-05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由于不健全的政策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压缩储蓄,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的神话从未像今天这样空洞。
美国国家安全保护主义让全球经济更不安全2018-03-05
丹尼尔•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任何限制进口的决定如果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廉价原材料会威胁国家的安全,那么这将大大降低门槛,招致WTO其他所有成员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保护受宠的行业。
美国对钢铁和铝的最新贸易保护2018-03-02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白宫现在试图把中国钢铁和铝的产能过剩变成国家安全问题。美国这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失序。
中美经济合作的互利共赢2018-03-02
周世俭(Zhou Shijian)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17年中美经贸合作一改连续两年的疲软,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出现了可喜的现象。
特朗普对华关税的飞反效应2018-02-28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虽然中美两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面临着紧张局面,但华盛顿和北京已经普遍认识到贸易带来的互惠互利。这种“可控的紧张态势”在过去帮助两国成功应对了各种贸易争端。但在2016年,情况发生了巨变。
中国调查美国高粱或预示酝酿贸易战2018-02-28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国商务部已经对进口自美国的高粱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这些美国高粱被认为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因而损害了中国农民的利益。这或许会导致中国对进口自美国的高粱征收关税。这一行动似乎是对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反击,或许进而会引发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
特朗普及幕僚需恰当评价中国2018-02-27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美应彼此客观恰当评价和对待对方,但近来特朗普总统及其主要幕僚的一些言论显然距此相去甚远。
美中“以牙还牙”贸易战幽灵抬头2018-02-27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眼下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双方继续展开相对较小规模的行动,而这无疑将失控,进而导致爆发没人希望看到的以牙还牙贸易战;或者是双方协同努力,展开协商以解决问题。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改革可能恶化美中贸易关系2018-02-13
Peng Gui(Peng Gui)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研究生
近年来,中国公司成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主要审查目标。这种状况将持续,而如果国会通过《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情况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