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中美关系压舱石何去何从2018-04-19
廖峥嵘(Liao Zhengro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中美关系全方位震荡背景下,经贸从战略工具演变为博弈标的和战场。压舱石作用仍在,但是这块巨石现在已经动起来,有可能成为震荡源而非稳定器。
美国关税政策的代价与后果2018-04-18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利用关税来解决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掣肘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领导力。对美国来说,解决贸易不平衡和振兴美国制造业,不应以破坏既有经贸秩序和让美国的盟友加深对“美国例外论”的成见为代价。
中美会选择谈判还是贸易战?2018-04-17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美两国在涉及50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生效前都设置了一个执行等待期,希望通过谈判阻止两国政府落实这些关税。两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石油美元的垄断开始失色2018-04-16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随着石油开始用人民币计价合约进行交易,投资者将增加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从而使石油人民币渐渐成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未来2018-04-16
科林•摩西德(Colin Moreshead) 东京自由撰稿人
4月伊始,中美贸易战迫在眉睫。如果中国决定报复,它有大量可选项,但航空航天工业应该是中美贸易中不被触及的重点之一,至少目前如此。
习近平面对特朗普的底气2018-04-16
比尔·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经济学人》主编
世界将目睹对中美两国意志力的历史性考验。它关乎东亚的战略领导地位,最终关乎国际秩序。在朝鲜和贸易问题上,中国都占有优势。
5G技术是中国下一个优势领域吗?2018-04-13
埃里克·哈维特(Eric Harwit) 夏威夷大学教授
如果中国公司成功设计并部署5G系统关键技术,那么它们不仅能在通信领域,而且能在众多新技术领域大获其利。在5G竞赛中胜出的话,中国企业就可以抢夺美国科技公司的利润,削弱它们在相关领域开发尖端产品的能力。
中国不是日本,有能力应对美国贸易战2018-04-12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具有当年日本所没有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中美两国仍有机会避免贸易战2018-04-08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如果中美两国共同努力,深入谈判,在三个月内达成新的共识并非完全不可能,这意味着两国仍有机会避免贸易战。
东盟:“数字丝绸之路”的试验场2018-04-03
莎泽塔·艾哈迈德(Shazeda Ahmed)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
中国科技公司正日益投身于在东南亚拓展市场。 “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的发展,或许会为中国在信息科技市场日益崛起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模式提供线索。
如何理解中美知识产权难题2018-03-27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乔伊·王(Joey Wang) 国防分析家
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中,有几个重点驱动因素必须更好地加以理解:“窃书不算偷”这句中国老话所体现的文化意涵,以及“中国制造2025”倡议。
特朗普、关税和教科书式保护主义2018-03-22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32条款”措施是以美国国家安全受到危害为理由来限制进口的一种高度非常规、有争议的措施。更糟的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贸易伙伴采取这一措施,可能只是逐渐炎热的季节里爆发的致命贸易战火中射出的第一批子弹。最坏的事情还在后头。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五个特点2018-03-2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维持了稳中求进的政策连续性,更注重经济政策中长期的可持续性,更注重让普罗大众共享经济增长。
实质与信号:为中国增长转型预留空间2018-03-21
柯安德(Andrew Cainey)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
通常,对于中国的分析都会低估中国领导人对面临挑战的了解程度,因此无法在准确的语境中分析中国的各项声明。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再次透露出了这样一个迹象,即中国领导层实际上深知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他们给自己预留了空间来应对这些挑战,并稳步在改革实质上取得进步。
中国会在5G技术竞争中胜出吗?2018-03-20
约瑟芬·沃尔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网络安全政策副教授
世界各国企业都在竞相开发必要的5G网络技术,导致美中之间出现新的技术紧张。鉴于对高速无线连接和移动装置的需求持续不断,获得5G技术权并最终推进5G部署的公司处在利害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