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以全面开放的主动姿态平衡中美经贸关系2018-01-2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经贸关系并非只“竞”不“合”,合作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十九大之后,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会在以开放促结构性改革、以开放促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
美国税改的溢出效应和连锁反应不容忽视2018-01-1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特朗普称赞税改是“一代一遇”的历史性机遇,将创造“革命性的改变”。然而作为一种竞争性策略,税改的溢出效应和连锁反应不容忽视。
CFIUS阻止中资收购速汇金对美中贸易关系意义何在?2018-01-19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中资企业收购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的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偏好的影响?一个愈发激进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将在中长期给美中贸易以及中国在美投资带来何种影响?
中国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2018-01-08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国占据全球42%的电子商务,拥有全世界1/3最成功的新兴科技企业,每年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11倍。不过,种种挑战也随之而来。
-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何在?2018-01-05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8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以灵活有度的姿态打消了人们对中国政策超调的忧虑。
中国的双轨制外国商业政策——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存2017-12-26
赵天一(Amy Zhao) 纽约大学纽约校区华盛顿广场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国的外国商业政策实施的是双轨制战略: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加强贸易保护主义。这对于中国在一个竞争较弱的环境中发展特定行业优势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
美中贸易关系岌岌可危2017-12-18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与大选过程中的一味指责相比,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显然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然而,美中经济关系正处在多年来最危险地步。贸易问题是两国间的一个主要障碍。美国对中国在WTO市场经济地位上的观点有可取之处,但也不乏虚伪。
中国海外发展援助:“发展”何在?2017-12-18
陈懋修(Matt Ferchen)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非驻会研究员
至少目前看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仍将引领中国的海外官方援助融资。但是,多边机构更有助于解决“发展”的意义与内涵问题。
美中贸易阴云中的一线希望2017-12-15
丹尼尔•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1月底,特朗普政府针对从中国进口的普通合金铝板“自行”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中国政府的反应似乎暗示着这些调查极具挑衅意味,会把华盛顿和北京进一步推向爆发贸易战的边缘。然而,对于这些调查还存在另一种不那么悲观的解读。
不知所谓的美国税改2017-12-13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美国国会似乎打算在2017年结束之前通过重要的税收改革法案。这一变化将带来国际溢出效应。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争2017-12-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特朗普政府不久前告知WTO,美国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对此表示支持。根据WTO条款,中国本应在去年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开局良好,前景存疑2017-12-12
阿格尼斯·斯泽诺马尔(Ágnes Szunomár) 匈牙利科学院研究员
过去十年里,中国在中东欧地区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因为通过发展贸易关系,增加中国投资的流入,以及近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中国给这一地区带来了经济利好。
“中国模式”在国际上越来越吃香吗?2017-12-12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新的中国发展模式在国际上越来越吃香。这一模式的某些内容已经被包括沙特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采用。中国模式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让人们对经济发展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有了更多不同的观点。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奥威尔式未来抑或是经济诀窍?2017-12-06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政府希望建立“诚信文化”,通过设立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然而,这套系统或许演变为一个大规模的政治工具,以确保公民、私企、公职人员和国家机构遵守规则。
中国摒弃设定经济增长指标2017-11-29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摒弃了长久以来设定GDP年度增长目标的传统做法。这一转变反映出中国意识到改变过去30年单纯追求超高速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这一政策转型也许同时表明,中共高层想最大限度地削弱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在这一不当机制下,地方官员扭曲经济数据,上马无用发展项目,以此夸大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