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形势2018-05-07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中美战略竞争已经从军事、安全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贸易领域,为此我们要重新认识中美经贸关系的所谓“压舱石”作用。
中兴通讯事件的真正风险2018-05-04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
中兴通讯事件是中美关系近期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它伤害了中美之间的互信,也给中美关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此事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冲击不会迅速消退,可能会对中国民众对美国的认知产生长远影响。
中美如何释放金融科技的好处2018-05-04
陈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代表
创新型金融科技的开发与应用正在颠覆传统的银行业和融资方式,并开始让企业、行业和个人的互动发生转变。但除了成百上千万美元吸引眼球的投资和收购,金融科技对中美两国民众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解决朝鲜问题的艺术2018-05-03
达西·卓特(Darcie Draudt)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如果我们乐观看待上周有纪念意义的朝韩峰会的结果,那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表现出的积极姿态对朝鲜半岛来说是好兆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特金会”,美方谈判代表应当注意,放低期待并从以往朝鲜的谈判行为中汲取教训才有可能导致半岛的持久改变。
押注美中经济关系未来2018-05-03
丹尼尔•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美中两国间一个稳定而增长的商业关系对于全球经济福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的一个更明智、更持久的方法应是要求华盛顿和北京列出各自的所有不满,将这些不满摆到台面,共同探讨这些不满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得到解决。
美国针对中国的指控难圆其说2018-04-26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的301调查报告似乎是针对中国的铁案,但不要被它蒙蔽。正如斯蒂芬·罗奇所言,报告在几个关键领域相当离谱。
为何美国针对中兴是短视之举2018-04-26
约瑟芬·沃尔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网络安全政策副教授
中国对其技术市场发展方向的长远关注,令中国在和美国近期的技术角力中拥有明显优势。美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在七年内向中国电信企业中兴公司出售任何零部件和软件。
TPP:争夺亚洲领导权的筹码2018-04-26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特朗普政府重拾TPP,其原因与奥巴马政府最初推动该协议如出一辙,那就是,TPP是争夺亚洲领导权的一个筹码。
中国出台4000亿减税降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联合国纽约总部顾问
中国决意在过往税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推出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为“激活市场、促进人民创造力”,这些措施预计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些减税降费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是对与美国近期日益加深的贸易紧张关系的一种回应。
开放社会改变中国,改变世界2018-04-24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开放社会给中国带来了全方位的长足进步,如果说过去40年中国选择了敞开胸襟拥抱世界,那么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中国仍将继续这样走下去。
中国的开放措施对外释放积极信号2018-04-24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在博鳌讲话中提出的众多措施表明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对外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比贸易战更好的替代选择2018-04-23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学荣休教授
就缩小美中贸易逆差来说,美国生产出口到中国的新产品才是更好的替代选择。它对于中美两国是双赢,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积极的溢出效应。
中美贸易战:为什么特朗普是认真的2018-04-23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那些在贸易问题上认真看待特朗普的人警告说,特朗普的确是用重新平衡贸易,显著增加美国的出口并减少进口,来衡量成功与否。大多数贸易专家都会同意,中国近期内有可能做出的任何让步都不会实质性减少它与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战略环境之变2018-04-20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以民粹主义为基础的反全球化浪潮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良多的中国国际环境有所恶化。当前中美激烈的贸易战帷幕逐渐拉开,产业技术竞争作为两国竞争核心的本质开始显现。
特朗普因为关注贸易而迷失对华目标2018-04-19
郭栋(Guo Dong)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
政策向内转,优先考虑国内少数工厂,从而枉顾美国与中国之间更大的格局演变,这似乎让特朗普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