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中导条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018-12-1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总统用退出《中导条约》造势,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受限于《中导条约》,抑制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威慑力。
民主党夺回对众议院控制影响几何?2018-11-27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中期选举结果对特朗普的掣肘将主要表现在美国国内问题上。
世界贸易组织面临风险2018-11-2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过去两年,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以及美国的安全盟友发起了贸易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未联手反对的情况下,它的下一个目标将是WTO。
美国正在寻求中美关系的新范式2018-11-22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戴安娜·梁(Diana Liang) 布鲁金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尽管美国两党都支持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特朗普与习近平的协议不会持久2018-11-22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时报》外交专栏主笔
军事紧张局势的日益加剧使得中美贸易争端更加难以解决。
特朗普如何在帮助中国2018-11-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虽然特朗普总统可能认为他对中国的袭击让中国受到了伤害,但事实的确是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所付出的任何代价都远不及它所得到的好处。
中日合作对冲特朗普带来的影响2018-11-06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份在北京与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令人耳目一新,但现在称这一幕是为尚未解决的海上领土紧张态势遮羞,还是揭开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都为时过早。
中国为何不应等待特朗普下台的三个原因2018-11-05
杰瑞德·麦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等待特朗普政府下台从而与新一任美国总统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或许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从诸如国家补贴、知识产权、法律对等等改革议题,到加强中美两国关系,等待带来的风险显然高过回报。
唐纳德·特朗普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2018-10-24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时报》外交专栏主笔
即使最终失败,特朗普也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位真正历史性的总统。
特朗普的演说令人困惑2018-10-18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给人印象最深也令人最困惑的,莫过于对全球主义的否定和攻击。
马哈蒂尔批评特朗普2018-10-18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联合国大会开幕以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亚洲政策以及他的个性行为一再提出尖锐批评。
美国让中国独担全球发展责任2018-10-08
扎克·蒙塔古(Zach Montague) 《纽约时报》新闻助理
华盛顿对自己曾经扮演的全球稳定守护者角色突然怀有敌意,引来人们对国际秩序将会如何演变的疑问。本周,特朗普在联合国抨击多边外交和全球合作,而未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继续践行着这些理想。
特朗普认为与中国的贸易战是双赢2018-10-08
德鲁•汤普森(Drew Thompson) 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员
要么是中国修订产业政策,允许美国企业互惠进入市场,要么是关税使美国企业脱离中国,把制造业带回美国或者从不会对美国安全构成长期威胁的国家进口产品。
特朗普令人费解的贸易战终结游戏2018-10-08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詹姆斯·诺尔特认为,特朗普通过贸易战向中国寻求的是管理贸易,而不是自由贸易。遗憾的是,美国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精心制定的“管理贸易”解决模式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