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特金会”有可能在蒙古举行?2018-04-23
彼得•比特纳(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师
为什么蒙古首都有可能成为特朗普和金正恩举行梳理分歧的会晤的首选地?对此朝鲜和美国也许都有很好的理由。
习近平面对特朗普的底气2018-04-16
比尔·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经济学人》主编
世界将目睹对中美两国意志力的历史性考验。它关乎东亚的战略领导地位,最终关乎国际秩序。在朝鲜和贸易问题上,中国都占有优势。
对朝外交失败的危险2018-03-28
邓马克(Abraham M. Denmark)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亚洲项目主任
特朗普总统和金正恩不成则败的峰会之危险在于,它有可能破裂并使一方或双方领导人相信外交手段注定要失败。
特朗普、关税和教科书式保护主义2018-03-22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32条款”措施是以美国国家安全受到危害为理由来限制进口的一种高度非常规、有争议的措施。更糟的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贸易伙伴采取这一措施,可能只是逐渐炎热的季节里爆发的致命贸易战火中射出的第一批子弹。最坏的事情还在后头。
奥林匹克精神与南北朝鲜2018-03-20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Clifford Kiracofe) 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高级职员
奥林匹克精神能否开启外交进程,从而有效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金正恩与特朗普的会面能成功吗?2018-03-20
拉姆什·萨库尔(Ramesh Thakur)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核不扩散与裁军中心主任
金正恩与特朗普的首脑会晤是一次机会,很难把握,而且容易被白白浪费。不过特朗普已被证明是务实派而非意识形态派。他的交易型方法可能成为关键。
特朗普政府进攻性贸易政策将会走多远?2018-03-12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竞合关系”正在步入新阶段,这种新的大国关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常态化的摩擦和冲突,双方应避免“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在谈判中探寻新的互利共赢基础。
特朗普外交失色与美国社会生态的演变2018-03-02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特朗普执迷于搞“美国第一”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公信力和国家软实力,但他的我行我素在国内大体上行得通,这种现象与美国社会生态的演变密切相关。
渐行渐远的美欧同盟关系2018-02-27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欧盟整体上脱离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轨道,这是战后美欧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
特朗普及幕僚需恰当评价中国2018-02-27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美应彼此客观恰当评价和对待对方,但近来特朗普总统及其主要幕僚的一些言论显然距此相去甚远。
美国核战略新态势值得警惕2018-02-13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贾春阳(Jia Chuny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美国国防部2月2日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系统阐述了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该报告进攻性和冷战色彩十分浓厚,也非常危险,因而值得警惕。
特朗普达沃斯演讲发出贸易战动员令2018-02-12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将国内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外国的“不公平竞争”是美国的一贯做法。特朗普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演说主要思想之一是美国将要打贸易战。
特朗普与美国软实力的衰落2018-02-12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证据明摆着,唐纳德•特朗普出任总统让美国的软实力受到了侵蚀。盖洛普最近调查的134个国家中,只有30%的人认可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比奥巴马时期下降近20个百分点。皮……
习近平、安倍和特朗普时代的中日美关系2018-02-12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以美国对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加征关税为起点,特朗普政府有可能推行更强硬的对华政策,这有利于日本与中国打交道。要知道,虽然日中关系出现轻微缓和迹象,但今年双方还是会延续战略竞争,并充满对地区乃至全球秩序的对立看法。
特朗普国情咨文是一个危险信号2018-02-08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和不久前美国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防务战略报告》表明,特朗普政府对当前的世界、对大国关系有着与国际社会非常不同而且危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