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相互经济毁灭"的虚与实2025-10-15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经过数月不断升级的关税和报复,中美两国达成脆弱的休战协议,并开始稳定双边贸易和技术关系。尽管芯片、稀土和农产品出口的紧张态势仍持续,但两国都认识到彼此的弱点,从而在经济威慑而非经济优势基础上,实现了谨慎但可能持久的缓和。
特朗普2.0中美关系新特征与印太战略的空心化2025-09-27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9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开幕日主题为“大国关系走向”的分组讨论结束后,达巍教授向中美聚焦北京编辑部详细阐述了特朗普再次执政240多天以来的对华政策演变、执政团队的风格以及印太战略走向。达巍教授认为,短期内,中美关系的基调仍是寻求稳定为主。特朗普政府寻求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会晤,最有可能的成果是关税下调与双方重建交往机制。另外,受国内政治和全球战略的影响,特朗普2.0时期的印太战略有空心化的趋向。
中美合作新模式2025-09-03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传统思维认为,特朗普政府杂乱无序的对华态度终有一天会变成明确的立场,但美国总统绝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警惕“新麦卡锡主义”2025-08-27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期我在美国媒体上读到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声称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内外政策将让中国而并非美国“再次伟大”。文章提出,当前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将冲击美国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为中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助于中国在贸易、新能源、全球治理等多方面提升全球影响力,并认为伴随美国地位和影响力下降,中国必将取而代之。这种言论再次展现出一些美方人士对美国的不自信、对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超越美国的担忧甚至恐惧,并没有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发展和进步。
中国正赢得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2025-07-28
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外交政策》杂志专栏作家
中国首次在开发国内技术上押下高风险赌注,是在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这并不是稳赢的。但随着美国试图将中国逼入绝境,几乎没人认为中国还有其他出路。
特朗普2.0强化南海军事介入2025-07-18
杜兰(Du La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
特朗普2.0的南海政策以“对抗”“打压”为主基调,旨在为对华战略竞争争取更多筹码,这将为南海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制定新战略应对中国崛起2025-07-17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以经济脱钩、高科技限制和在印太地区进行军事作态为特征的战略调整将改变中美双边关系和全球安全格局。
- 旧角色与新交易:特朗普2.0时期美台关系六大变化2025-07-11
童立群(Tong Liqun)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员
特朗普及其团队强化以交易方式与台湾进行互动,使得美台关系出现六个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又预示着未来双方在经贸、政治、军事、文化等层面均将呈现极度“强弱失衡”的状态。
对话吴心伯:缺乏信任的全球后果2025-07-07
吴心伯(Wu Xinbo)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美聚焦最近的采访中,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警告说,2019年以来,中美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均出现恶化,双方互信现在接近于零。他认为,在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双方应转变思维方式,转向合作。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司法挑战及其贸易谈判前景2025-06-1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虽然司法裁决有可能弱化美国在谈判中的强硬立场,让其他国家获得相对主动,但其不确定性也让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最终博弈结果难以预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特朗普不可行的贸易方案2025-06-09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世界经济已经感受到了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放缓的压力。如果特朗普继续推行其不可行的贸易方案,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只会上升。
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符合长远逻辑2025-06-04
王玉柱(Wang Yuzhu)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有效的再工业化进程需要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面对外部市场的剧烈竞争,与来自中国的产业体系配套是最具经济性和竞争力的选择。
韩国是否应重新调整美中政策?2025-05-23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经过数月政治动荡之后,韩国即将举行的大选可能导致该国对中美竞争的态度发生改变,其候选人立场影响着韩国在国防、贸易和外交领域对这两个大国的政策。李在明可能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而他的对手预计将强化韩美同盟,尤其是在安全和技术问题上。
日内瓦会晤:特朗普关税损害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前景2025-05-16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尽管中美两国的日内瓦谈判已使局势趋缓,但毫无意义的贸易战仍可能造成数万亿美元损失。
- 特朗普式动荡能被缓解吗?2025-05-09
徐奇渊(Xu Qiyuan)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美国当前的经济困境可以直接归咎于总统,因为他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破坏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数十年经济管理磨练出的传统政策工具已不再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