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全球抗疫领导力在此一举2020-04-10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英国前首相、财政大臣
艾瑞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öf) 前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杰里米·法勒(Jeremy Farrar) 惠康基金会主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G20领导人协调了全球的应对行动,而在海啸、内战或流行病等其他紧急情况下,各国组成的联盟召开捐助国会议筹集必要的资金。今天这两者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危机2020-04-07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各国亟需落实G20特别峰会精神,共同战胜疫情。
COVID-19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及全球2020-04-03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新冠大流行也许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引发经济灾难。这要求全球政策制定者通力合作,在为时未晚之前阻止危机。
中美能共同引领全球抗疫合作吗?2020-03-31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新冠疫情本是一次搁置传统歧见凝聚全人类共识的天赐良机,而真正有能力独立抗疫并组织全球防线的只有中美这样的大国。但双方竞争和博弈不会因一场全球疫情就有实质性缓和,反而大概率会因疫情在美国的恶化而更加凶险。
谁更具有优势?2020-03-24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对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信心,其优势在应对新冠疫情中是显而易见的。
- 疫情考验下的中美战略角力2020-03-12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新冠肺炎危机是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必然对中美关系产生进一步的复杂影响。
应对新冠疫情不是一场国际竞赛2020-03-04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应摒弃政治的陈规旧念,促进联合研究,保护至关重要的供应链。
美国大选年对中国的挑战2020-02-15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美国大选年,全球治理将面临更大考验,中美在气候变化、WTO改革、维护全球核不扩散体系、处理不断升温的地区热点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将面临一系列合作还是分道扬镳的艰难抉择。
道德在外交政策中为什么重要?2020-01-15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说所有国家都在按照国家利益行事,这等于废话,至少没有多大意义。重要的问题在于领导者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义和追求国家利益。
- 如何重振WTO2019-12-13
魏尚进(Shang-Jin Wei)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
余心玎(Xinding Yu)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WTO上诉机构面临的威胁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阻碍新法官任命的美国。重振WTO需要改变其规则,但废除争端解决机制不是解决办法。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2019-11-15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对世界的依赖度降低了,而世界对中国生产和出口的依赖度还在不断上升。
21世纪国际政治生态变动的美国因素2019-10-17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1世纪前20年国际政治生态的改变主要是美国国际战略的变化造成的。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使自由主义国际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大国忧患意识与“悲剧情怀”2019-10-10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美国对外战略再次聚焦大国竞争,与它重拾“悲剧情怀”密不可分。
当今世界需要坚持和重塑多边主义2019-08-14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多边主义的理念和机制已经与各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密不可分。多边主义已经融入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
中国应追求什么样的未来秩序2019-02-20
薛力(Xue Li)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中国追求什么样的未来秩序,与现行国际秩序是什么关系,不仅事关外界关切,更事关中国的前途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