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泛滥将重塑供应链2025-08-07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 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任后美国关税不断升级,这种通过征收高额定向关税并迫使亚洲经济体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做法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随着制造业从中国及其邻国流出,墨西哥等国家可能受益,印度则面临被落在后面的风险。
“大个子”应有大智慧2025-08-06
田德文(Tian Dewen)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欧之间存在不少分歧,但是双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只要中欧以应有的大智慧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双方关系发展就依然前景可期。
全球动荡时代的东盟与中日韩2025-08-06
渡部康人(Yasuto Watanabe) 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主任
东盟+3经济体及其政策框架在未来几个月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秩序持续碎片化,东盟+3国家的政府必须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
共济智能时代: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担当与愿景2025-08-04
王栋(Wang Do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张学玉(Zhang Xueyu)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助理
中国的人工智能治理理念强调协商对话而非技术对抗,主张共同安全而非单边垄断,不仅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对公平技术秩序的呼吁,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在治理分裂、信任缺失背景下可行的合作路径。
特朗普关税的得与失2025-08-01
余翔(Yu Xiang)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如果美国能灵活应对并重视与贸易伙伴达成共识,它或许能巩固其经济主导地位。否则,持续的高关税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碎片化,并对美国的长期影响力构成挑战。
特朗普执政与全球化走势2025-07-30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特朗普的政策推动了逆全球化趋势,冲击现有国际秩序,但也促使世界其他国家寻求新的合作模式,推动新型全球化的发展。
斯塔默政府能否兼顾美国和中国?2025-07-22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随着西方大国开始对中国的利益竞争做出反应,一个新的全球舞台正在形成,而英国可能将自己定位为21世纪的中间地带。
多极世界中的全球南方2025-07-2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全球南方”已经从一个含义模糊的新词演变为真正决定世界关系的要素。尽管远非统一的组织,但在塑造部分关键领域未来愿景方面“全球南方”国家存在共通之处。
轰炸无法阻止核扩散2025-07-17
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公正的和平、包容的安全架构是防止核扩散的最佳防御手段。知识不会被“抹去”,想通过轰炸达成协议必然适得其反,有可能让我们的世界离核末日更进一步。
特朗普施政引发美国实力变化2025-07-15
张文宗(Zhang Wenz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硬实力的绝对增长是否会让它在中美力量对比中占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比较确定的是特朗普正在损害美国的软实力。
墙、桥还是堡垒:中美欧数据安全治理比较2025-07-12
盛中华(Sheng Zhonghua)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博士后研究员
随着数据资源竞争日益激烈,数据安全治理已成为全球重点问题。对此,美国、欧盟和中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美国倾向于市场驱动、注重安全、公私合作的模式,欧盟依赖《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严格的监管框架,中国则实施党政主导的集中监管。尽管三种模式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加强各自体系内的数据安全。
对话吴心伯:缺乏信任的全球后果2025-07-07
吴心伯(Wu Xinbo)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美聚焦最近的采访中,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警告说,2019年以来,中美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均出现恶化,双方互信现在接近于零。他认为,在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双方应转变思维方式,转向合作。
金砖国家迎来关键时刻2025-07-07
阿南特(Ananth Krishnan) 《印度教徒报》副主编、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员
在即将举行的里约第17届峰会上,扩员后的金砖国家集团迎来关键时刻:它需要在日益增长的雄心与内部分歧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努力体现在金砖国家罕见地对美国和以色列发动的袭击以及争取全球南方代表权问题上采取统一立场。在推进金融工具和气候议程的同时,金砖国家的核心挑战在于不将自己定位为反西方国家组织,并团结一致地成为致力于建设更公平全球秩序的倡导者。
以伊“12天战争”带来的困惑2025-06-30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6月13日至24日,以色列与伊朗之间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持续12天的空袭战,并以6月21日美国直接参与空袭伊朗3处核设施而达到顶峰。
“新雅尔塔协议”:为中美AI竞争建立交易型稳定框架2025-06-26
盛中华(Sheng Zhonghua)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博士后研究员
人工智能治理是全球共同挑战。特朗普重返白宫让作为人工智能大国的中美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双方合作既不完全悲观,也不完全乐观。两国应开启交易性“战略稳定对话”,以建立信任,管理竞争而非直接对抗,并确保紧张局势加剧情况下两国人工智能治理仍保持透明和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