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北京会晤释放了什么信号?2025-03-18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厘清伊核问题矛盾的历史经纬,对所有协议参与方提出不偏不倚的公正、平等要求,是此次三国北京会晤的一大亮点。
世界多极化的三种图景2025-03-15
田德文(Tian Dewen)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对世界多极化的共同认知未必能减少国家冲突,因为当今世界对多极化的图景始终存在三种判断,由此做出的战略选择可能给世界带来三种前景。
“西方”会否走向裂变2025-03-1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新近出现的分歧虽然尚难表明美欧双方就此彻底分道扬镳,但一些深层因素正在显著冲击美欧在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一致性。
多极化竞赛2025-03-04
鲍韶山(Warwick Powell)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特色的多极世界是一个大国竞争的世界,中国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联的人”被视为对手。这场博弈被框定为零和博弈,外交手段的目标只是为了将竞争升级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之下,中国的多极化的概念并不围绕“大国竞争”和零和对抗,而是强调共同致力于维护集体安全和其他共同利益。
“灾难性的蝴蝶效应”:特朗普的实用政治改变中国的剧本2025-03-04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伟大愿景再次成为其外交政策,让人怀疑美国与最亲密盟友的关系是否稳定。这种突然的范式转变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全球地位?
从慕安会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5-02-25
王义桅(Wang Yiwei)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慕安会年度报告强调多极化,却显示出大变局下美国的傲慢、欧洲的无奈、全球南方的无助、世界的失序。
DeepRethink:中美人工智能竞赛并非简单的芯片问题2025-02-25
银剑(Jianyin Roachell) MERICS研究所数据科学家、PolicyBot.io联合创始人
上月,中国开发的开源人工智能产品DeepSeek面世。作为OpenAI的产品竞争对手,它震惊了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一个影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将引发许多关于美国在2025年如何应对的问题。
马尔科·鲁比奥的多极世界2025-02-20
马利·普里瑟奇(Mallie Prytherch)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最近表示,多极化是特朗普政府的偏好,也是特朗普政府追求的常态。这一表态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但与中国的全球参与模式不同,鲁比奥的做法优先考虑美国利益,反映出一种更具交易色彩、全球参与度较低的立场。
- 全球化还有未来吗?2025-02-20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减缓全球化进程,国际机构也未能及时应对当前的许多变化。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技术,全球化就会继续。只不过,它可能无法创造福祉。
傅莹在巴黎AI行动峰会期间谈AI安全与治理2025-02-19
傅莹(Fu Ying)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其框架下的峰会活动于2025年2月6日至11日举行,会议旨在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全球治理问题。由托尼·布莱尔全球变革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 TBI)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治理论坛”是其间的边会之一,意大利前总理、TBI战略顾问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致开幕词。
经受“慕尼黑震荡”之后,欧洲能做什么2025-02-18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如果这一次,当美国以极具羞辱的方式甩手离开,仍不能激起欧洲尽快完成“觉醒”,它失去的将不仅是在俄乌和谈中的席位,更会是在未来多极世界第一梯队中的存在。
在慕安会感受欧美温差2025-02-17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日,笔者有幸作为“慕尼黑青年领袖”全程参与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深切感受到美欧政策之间日益显著的温差。无论在经济贸易、军事安全领域,还是在意识形态……
欧洲的“全球治理”与美国的“治理全球”2025-01-28
王友明(Wang Youmi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无论是欧洲的“全球治理”还是美国的“治理全球”,都是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西方叙事,它们不符合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客观事实.
误读中国在WTO的记录有损全球贸易2021-12-15
魏尚进(Shang-Jin Wei)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
美国声称,中国经常违背其WTO义务,该组织对改变中国的行为无能为力。但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且美国这种叙事造成的误解正在损害全球贸易体系。
《联合国宪章》的精神2021-10-19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联合国宪章》所代表的真正的多边主义,是行之有效的世界秩序之基石,而有效的世界秩序会带来和平与繁荣。只要面临严峻挑战的各国本着协作精神共同努力,前途就未必暗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