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以牙还牙”贸易战幽灵抬头2018-02-27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眼下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双方继续展开相对较小规模的行动,而这无疑将失控,进而导致爆发没人希望看到的以牙还牙贸易战;或者是双方协同努力,展开协商以解决问题。
美国应让亚洲其他国家对付中国的崛起2018-02-09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政府当前的亚太战略在财政上是不可持续的。华盛顿应侧重于推动少数与自身有关的重要利益,如航行自由,而不能试图建立遏制体系。此外,美国应后退一步,让中国的邻国自行采取它们认为必要的应对措施。
特朗普国情咨文是一个危险信号2018-02-08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特朗普的《国情咨文》和不久前美国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防务战略报告》表明,特朗普政府对当前的世界、对大国关系有着与国际社会非常不同而且危险的看法。
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的经贸政策回顾2018-02-08
花馨(Hua Xin)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2017年,特朗普的内外政策大都处于“试水”阶段,政策缺乏连贯性。2018年随着特朗普任期推进,其各项政策将趋于成熟,并牵动中美经济关系走向。
美中技术产业彼此不相容2018-02-06
约瑟芬·沃尔夫(Josephine Wolff) 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网络安全政策副教授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拥有足够强大而稳定技术产业的国家,可以阻挠主要海外竞争对手,而不必担心本国公民享受的服务大量减少。但是,如果说中国政府至少愿意让部分外国企业与本国科技巨头竞争的话,美国政府是否如此就难说了。
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逐渐成形2018-02-02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最近几周,华盛顿一直在加大努力阻止中国在南海的海上野心。五角大楼加速在南海推动“航行自由行动”,同时派出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出访关键东南亚伙伴国家。随着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头号国家安全顾虑,越来越多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终于开始成形。
美国新的“航行自由行动”是否预示南海紧张升级?2018-02-01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月17日星期三,美国海军一如所料地在南海进行了“航行自由行动”,其导弹驱逐舰“霍珀”号进入斯卡伯勒浅滩(黄岩岛)12海里范围。
“台湾旅行法”:糟糕的主意?2018-02-01
郝志坚(Dennis V. Hickey) 密苏里州立大学杰出教授
2018年1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台湾旅行法》(H. R. 535)。这项法案应当在参议院遭到否决,因为它轻率、无谓且充满挑衅意味。
中国的“锐实力”:幻想、误读和误对2018-01-26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对外部世界也是必定会产生影响的。中国的文化也要走出去,如同中国的产品、技术和资金一样。“锐实力”的说法表明作者对中国的影响太过敏感,“警惕”过分。
中国将以全面开放的主动姿态平衡中美经贸关系2018-01-23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经贸关系并非只“竞”不“合”,合作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十九大之后,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会在以开放促结构性改革、以开放促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
外国媒体涉华报道真的存在偏见么?2018-01-23
Ivy Yu (Ivy Yu) 北京新闻编辑
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与美国媒体之间的私人恩怨只是帮助强化了中国社会对于美国媒体持有的负面印象。美国媒体机构应当逐步认识到,作为它们审视对象的中国人民不应被当作封建臣民来报道,而应当被视为拥有自主权与能动性的人。
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异与同2018-01-19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美两国对网络空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价值观上,同时两国对网络空间也拥有共同的愿景,这使两国仍将寻求通过交流、合作、谈判来解决分歧,并继续在网络空间公共安全问题上保持一致。
美国战略家应如何看待中国?2018-01-16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它成立的头20年里是被美国厌恶的对象,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人们难以想象两国间会有正常关系。今天,中国人民拥有以往想不到的机会和自由。美国的政策应着眼长远,鼓励中国的下一代人掌握自己的未来。
美中关系注定要反复吗?2018-01-11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国美洲委员会暨美洲协会副主席
美国政策制定者必须意识到,未来最有效的出路不是制造与中国的持续冲突,而是专注自身竞争力,恢复国民的团结意识,摆脱当前政治周期,重新成为他国愿意并且可以效仿的市场开放政治民主的表率。
美中技术竞赛:谁在主导这场全球较量?2018-01-10
路晨(Lu Chen) 联合国纽约总部顾问
在人工智能和其他前沿技术的全球较量中,哪个国家正在发挥主导作用,关键取决于几个基本要素:科技巨头和天才个人的创新驱动力、风险投资、政府政策以及人口红利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将这些因素一起考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虽然中国在当今“斯普特尼克时刻”锐意突破,但在这场全球较量中仍落后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