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双循环”战略2020-10-16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当今中国的最大风险是经济上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中国必须继续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并尽其所能做出贡献。对于中国来说,完全的自给自足也许只会降低它的生活水平。
- 中国正迅速向数字经济转型2020-09-16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很可能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承诺在十年内为由技术驱动的结构转型投入巨资。
- 中国经济向内大转变2020-08-20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在全球性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国内市场。这不仅可以保持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还能让中国摆脱“世界工厂”称号,成为最精细的全球消费市场。
- 解读中国经济弹性2020-07-03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如果以为强制技术脱钩、贸易制裁或强迫改变全球供应链会终结中国未来的经济扩张,就未免过于天真了。批评人士若是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他们的损失。
- 全国人大传递出的信息2020-07-02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
中国故事是令人鼓舞的。虽然内部市场巨大,但中国却没有向内转,相反,它正以蓄势待发的经济为依托,更快更广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
- 对2020年中国GDP水平的预测2020-06-11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中国2020年的GDP水平取决于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速度和刺激措施是否到位。我们的预测是在剩下的三个季度里中国经济增长会大大高于正常水平。
- 中国靠什么稳住外资?2020-06-0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未来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规则的竞争。“稳住外资”并非一个短期政策激励问题,它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需要更强有力的倒逼机制。
- 新冠疫情不会减少全球对中国的依赖2020-04-2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当一些国家趋于闭关自守的时候,中国仍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全球化。这种承诺所带来的贸易、投资和增长机会对新冠危机之后陷入困境的国家来说也许是天赐良机。
- 中国的COVID-19时刻2020-03-02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即使这种病毒被遏制,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竞争、技术破坏、气候变化、出现新疫情等风险也在逼近。所以,除了处理眼下的危机,中国政府还应准备着手弹性建设的改革。
- 当中国打喷嚏2020-02-28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
SARS时期的V型复苏轨迹将很难复制。在投资泡沫泛起的这些日子里,中国打喷嚏对长期自满的金融市场来说也许格外令人不安。
- 病毒经济:谨慎的信心2020-02-22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虽然有冠状病毒,但如果政策得当,并且成功与国际社会合作,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
- 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的经济战2020-02-1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的中断,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实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 如何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保卫战?2020-02-1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对疫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必须有充分预判和评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进一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最大限度避免供应链“断链”风险。
- 中国银行贷款的数字化革命2020-02-19
黄益平(Huang Yiping)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性。而今,在线银行提供了国家需要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新,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实现更广泛的金融包容。
- 冠状病毒不会削弱中国经济2020-02-14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整,对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支持,中国政府仍然能够确保经济的强劲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