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什么稳住外资?2020-06-0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未来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规则的竞争。“稳住外资”并非一个短期政策激励问题,它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需要更强有力的倒逼机制。
新冠疫情不会减少全球对中国的依赖2020-04-2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当一些国家趋于闭关自守的时候,中国仍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全球化。这种承诺所带来的贸易、投资和增长机会对新冠危机之后陷入困境的国家来说也许是天赐良机。
中国的COVID-19时刻2020-03-02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即使这种病毒被遏制,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竞争、技术破坏、气候变化、出现新疫情等风险也在逼近。所以,除了处理眼下的危机,中国政府还应准备着手弹性建设的改革。
当中国打喷嚏2020-02-28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SARS时期的V型复苏轨迹将很难复制。在投资泡沫泛起的这些日子里,中国打喷嚏对长期自满的金融市场来说也许格外令人不安。
病毒经济:谨慎的信心2020-02-22
何伟文(He Weiwen)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虽然有冠状病毒,但如果政策得当,并且成功与国际社会合作,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的经济战2020-02-1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的中断,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实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如何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保卫战?2020-02-1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对疫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必须有充分预判和评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进一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最大限度避免供应链“断链”风险。
中国银行贷款的数字化革命2020-02-19
黄益平(Huang Yiping)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性。而今,在线银行提供了国家需要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创新,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实现更广泛的金融包容。
冠状病毒不会削弱中国经济2020-02-14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整,对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支持,中国政府仍然能够确保经济的强劲复苏。
展望2020: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2020-01-22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并顺利实现两个“翻一番”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中国经济政策干预存在矫枉过正的危险2020-01-03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中央政府就像呵护过度的父母,需要学会放手。虽然更宽松的经济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短期风险,但它对未来的增长和繁荣至关重要。
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2019-12-1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贸易战使中国外向型部门和工业部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的目标区间,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产业升级的特征也开始显现。
没有看到减贫的全貌2019-11-21
洪源远(Yuen Yuen Ang)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政治学教授
中国短短几十年内让数亿人脱贫的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最要紧的是,虽然随机对照试验法及其所评估的针对性项目有可能在消除不平方面发挥作用,但最强有力的减贫手段还是经济增长。
中国需要实行经济刺激2019-11-0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中国拥有实施强有力经济刺激计划的政策空间。虽然对此类计划的副作用和限度应当有充分的认识,但经济持续放缓的风险需要政府使用刺激手段。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2019-09-27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虽然贸易战至关紧要,但中国正在赢得更重要的可持续发展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