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2018-08-2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8年全球经济分化加剧,中国经济亦稳中有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仍将遵循“三调”“六稳”。
- “不可能三角”下的中国宏观政策调整2018-08-2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不仅需要短期政策调整,更需要改革与开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趋势不但不会逆转,扩大开放政策的内涵和层次还会有新变化。
- 美国对中国债务危机的危险误判2018-08-20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措施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进而迫使中共在商业上早早投降的战略观,是出自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严重误判。这种误判可能加剧并延长原本有限的贸易战,给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带来灾难性后果。
- 中国债务泡沫快要破裂了吗?2018-08-06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看来下定决心要避免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其结果却是信贷继续以不可持续的速度扩张。詹姆斯·诺尔特认为,一场清算最后总会到来。
- 西方对中国创新的错觉2018-08-0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在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和观察人士把中国描绘成全球技术强国的可怕竞争对手。张军认为,这与事实严重不符。
- 国际观察人士低估了中国债券市场2018-07-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批评苛责是活跃的国际媒体的典型做法,但在金融问题上抱有偏见却可能伤害全球投资者,中国债券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债券市场不仅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已经变得多样化,为中外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投资选择。
- 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警钟为谁而鸣?2018-06-25
郭晨(Guo Chen)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决定暴露了全球废物管理体系的深层结构性缺陷,以及其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西方长期以来把中国作为垃圾最终目的地,如今却在竭力适应自己制造的废物。而中国则拼命在“低端人口”危机中寻求劳动力,以便有效分拣和处理垃圾。
- 中国经济独特性的衰落与重振2018-06-01
迪尼•麦克马洪(Dinny McMahon) 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Polo研究员
本世纪理当是中国世纪,这是中国历经40年的艰难改革与牺牲取得来之不易繁荣的结果。它仍有可能实现,但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领导人能否让中国经济的独特性再现魔力。
- 人民币的真相2018-05-10
史剑道(Derek Scissors)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
中国政府不会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其原因也许会让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经济学家感到意外。
- 中国出台4000亿减税降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联合国纽约总部顾问
中国决意在过往税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推出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为“激活市场、促进人民创造力”,这些措施预计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些减税降费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是对与美国近期日益加深的贸易紧张关系的一种回应。
-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五个特点2018-03-2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维持了稳中求进的政策连续性,更注重经济政策中长期的可持续性,更注重让普罗大众共享经济增长。
- 实质与信号:为中国增长转型预留空间2018-03-21
柯安德(Andrew Cainey)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
通常,对于中国的分析都会低估中国领导人对面临挑战的了解程度,因此无法在准确的语境中分析中国的各项声明。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再次透露出了这样一个迹象,即中国领导层实际上深知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他们给自己预留了空间来应对这些挑战,并稳步在改革实质上取得进步。
- 中国面临蒙代尔-弗莱明三难选择2018-03-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经过多年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如今面临让汇率自由浮动的压力。但在放松汇率管制和维持货币稳定之间取得适度平衡并非易事。
- 中国的现代化雄心2018-03-05
姚洋(Yao Yang)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进程,最终会让中国拥有当今发达民主国家具有的机遇、个人享受和公共服务。然而完成这一进程并不容易。
- 谨防中国农村成为烫手山芋2018-03-02
秦晓鹰(Qin Xiaoying)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农村的现状能否止劣向优,止乱趋稳,已经成为中国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否实现历史性转型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