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

2018-08-22
1.gif

2018年全球经济似乎加剧分化,美国经济表现突出,新兴经济体则不同程度地遭遇麻烦。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常态化,4月份以来,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剧烈贬值了11%。此外,贸易冲突也让人担心。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7月29日召开会议,对中国经济进行了研判。

中国经济现在安否?可以用“稳中有变”来形容。

稳在何处?总体看,一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尽管有放缓趋势,但仍处于6.5%-7.0%的合理区间;二是CPI稳定在大约2%,年内物价意外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就业稳定,近年来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超过1000万,抽样调查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变在何处?一是情绪的变化,和2017年相比,当下中国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回落,忧虑开始增加;二是行为的变化,从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来看,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变得很谨慎,并且这种谨慎仍将延续;三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对全球经济体系影响巨大,中美不幸陷入贸易战,并且至今仍硝烟弥漫;四是国际金融局势变得有些动荡,阿根廷、巴西、南非、土耳其等不少经济体的汇率不稳,人们对全球资产价格是否泡沫化也充满忧虑。这些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对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

接下来中国经济如何展开宏观调控?可概括为“三调”和“六稳”。

所谓“三调”,是指预调、微调、定向调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中国采取了4万亿刺激计划这种强力应对措施,而类似措施在当下不可能重复。此外,宏观调控更强调精准有效,强调改善实体经济而不是吹大资产泡沫。

“六稳”则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稳投资。其中表达的政策含义较为丰富:一是强调稳,凸显当下全球和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现实和潜在挑战,需要做出灵活应对;二是稳就业就是稳定民生,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将继续坚持,而稳金融则是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中国将改革开放视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和拥抱全球化的热情不减;四是通过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有度,使得公众预期逐步稳定下来;五是适当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维持棚户区改造投资,使得投资增长相对稳定。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城市贫困区域的改造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此外,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措辞十分严厉。会议指出,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完善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一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争议很多,房地产看起来占用了较多的金融资源和其他资源,在全球流动性退潮时,更使得人们对此心怀警惕;二是强力遏制房价上涨,可以有效消除公众涨价预期和抢购愿望,使得炒房不再流行;三是尽管西方国家房地产税已很悠久,但中国尚无此税种,也许此税种的开征,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但这需要住建、国土、民政、公安和税收等部门通力合作,形成有利于房地产税开征的基础大数据。看起来,中国房地产高潮期在消退,“宽税基、低税率、有抵扣”的房地产税呼之欲出。

预期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将稳中趋缓,但处于合理区间。中国调控政策会保持弹性,但去杠杆、保护环境和精准脱贫目标不会有动摇。2017年初至今,人民币汇率处于明显的双向波动区间,中国央行已多次明确表示已退出对汇率的日常干预。同样地,中国也在努力地既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和降低关税,也通过多边机制和沟通协调,来应对和化解外贸、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一系列挑战。中国很清醒地知道,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使得中国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