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指向2017-08-04
秦晓鹰(Qin Xiaoying)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国企改革的三个时期告诉人们,近40年的改革之路,特别是这5年的强力推进,核心就是如何使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实现真正对接,这是基本的政策指向,完全不存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倒退。
缘何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态势?2017-08-04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2017年以来,在外贸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工业企业补库存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等因素带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但是,融资难融资贵再次抬头、民营投资乏力、补……
中国需要西方投资,更需要改革2017-08-03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北京经济上似乎向内转,强调国家控制,并惩罚外国投资者的时候,美国企业应该站出来,指明吸引外来投资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好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可以创造难得的就业机会,雇用中国的工人,这些人期待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会抗议期望的落空。
解密中国的经济弹性2017-07-31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长久以来,悲观主义者一直不断重复老错误,用看待本国经济的方式看待中国经济,把主要发达国家受到危机重创的结果强加给中国。这种做法过去是错误的,现在依旧是错误的。
中国应当去杠杆化么?2017-07-07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近期,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后,中国日益严峻的债务问题备受瞩目。无疑,中国的债务水平,尤其是企业债务水平,是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得到控制。但中国更迫切需要将经济增长率大体维持在潜在水平,并防止经济再次滑入“债务-通缩”陷阱。
中国的货币难题2017-06-09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政府会继续努力加强金融监管,但仅靠加强监管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货币难题,从长远看更不能保护中国经济避开金融危机。为此,中国政府必须确定并鼓励那些能够支持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创新。
中国珠三角前程似锦2017-06-06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国政府拟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这一人口达6800万、GDP达1.3万亿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群是中国的南方经济支柱。中国政策制定者已意识到城市群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快速城市化压力的价值,但他们同时必须减少其带来的风险。
重新思考未来中国2017-05-31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和七年前首次在耶鲁开设“未来中国”课程时相比,罗奇认为如今的中国正变得更加关注外界,更加独断,更加以权力为中心。同时,中国看起来不再那么致力于推动以私人消费和重组国企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议程。这是否会改变中国再平衡的最终结局目前仍难判断。
站在新周期起点的中国经济不再悲观2017-05-0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当下的中国经济仍然弥漫着悲观气氛,但一系列证据表明,中国经济似乎正在经历长周期的拐点,经济增长新周期的起点逐步确立,虽然中国这个拐点的普遍确认仍需假以时日。
美国与中国的未来产业创新之争2017-03-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到2020年,美国与中国的创新竞争将加速。讽刺的是,特朗普的白宫选择了穷国产业政策,而中国却拥抱了富国的政策。
- 企稳向好积极因素增多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未来政策取向分析2017-01-06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生产端形势趋于稳定,但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2017年中共19大和深化改革有可能释放出更多红利,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5%以上的增长。
- 解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几个关键提法2017-01-05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总基调,第一次将“稳中求进”由经济工作方法提升为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 中国光棍节及新的消费观2016-12-16
沈璐(Shen Lu) 美国西北大学在读研究生
光棍节在中国开始成为情人节的聪明反衬。它定在每年11月11日,看上去像4根棍子,又叫“双11”。最初只是单身青年的庆祝活动,2009年以后阿里巴巴把它变成一场购物狂欢。今年“双11”销售额比美国人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加起来还多一倍不止,对农村地区的发货量更是前所未见。但这场破纪录的购物活动主要是促销驱动,不应被误读为中国经济摆脱停滞的信号。
- 未来中国经济要“迎战”六大难题2016-11-07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但未来仍将面临美联储加息、地方财政收入矛盾加大、民间投资进一步下滑、债券市场违约和银行坏账增加等严峻挑战。
- 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2016-10-27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中国越来越被看成是下一场灾难。斯蒂芬·罗奇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正如IMF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道所言,如果没有中国,世界经济早已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