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主义危机与“新冷战”前景2020-08-21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冠疫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再次凸显资本主义的内在弊端。一些国家政客并没有反躬自省,而是寻找替罪羊,甚至煽动意识形态对抗,“新冷战”的说法甚嚣尘上。
- 美国结束南海“中立”立场2020-08-2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保持中立。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准备颠覆这一政策。
- 中美应如何避免爆发新冷战2020-08-19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国观智库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只有坚持对话才能管控潜在的冲突。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即使是有限冲突,也将从此打开中美长期冷战的大门。
- 中国的南海政策变了吗?2020-08-08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如果在南海问题上一味反对、孤立中国,必然会使中国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相关方也都不会认可”,这反而可能刺激其南海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 国家安全的经济成本2020-08-03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随着中美对抗升级,对国家安全的日益强调将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损害,导致资助社会政策、解决不平等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减少。这是全球共同的悲剧。
- 美国南海政策的危险转变2020-07-29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放弃对南海问题的中立立场,是特朗普政府当前对华全面施压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图是挑拨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 伊朗核设施遭袭使中东局势再度高危2020-07-21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在遏制伊朗的核能力及地区影响力方面,美以两国目标一致。伊朗核设施遇袭事件将使中东局势再度进入高危时期。
- 恢复香港秩序2020-07-20
萧晖(Hui Xiao) 经济学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香港恢复繁荣的先决条件。不幸的是,一些企业由于害怕报复,不愿对此表示支持。
- 香港国安法与人权法治相兼容2020-07-10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香港国安法是中国政府依据宪法和基本法对属于中央事权的国家安全事务进行的主权性立法,具有中国宪法上的充分依据和法理正当性,在具体法律框架上较好体现了与香港人权及法治标准的契合。
- 如何在大国竞争时代保持东北亚安全稳定2020-07-10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国观智库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东北亚地区已进入一个是继续和平发展还是走向新冷战的关键时刻。加强合作,去除新冷战阴影,应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 在香港的失败促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更强硬2020-07-08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呼吁盟友谴责中国在香港的行为,大部分国家充耳不闻。尴尬的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但这一决定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 美国的灾难2020-06-16
伊丽莎白·德鲁(Elizabeth Drew) 居住在华盛顿的记者、作家
弗洛伊德的被杀害冲击着这个国家的良知,它为美国人提供了一幅关于“警察暴行”真实含义的清晰画面。如果美国又一次未能兑现它所宣称的价值观,将来会发生什么?
- 美国香港政策法案问题重重2020-06-15
索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中美研究中心(ICAS)高级研究员
《2020年香港政策法案报告》显示,这一届美国政府缺乏对该地区当下需求的精准理解。
- 有关香港的常识2020-06-11
梁爱诗(Elsie Leung) 香港政治家兼律师
由全国人大提议的《国家安全法》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不仅不会破坏“一国两制”,还会帮助香港重拾港人的完全信任与信赖,开启香港可持续稳定治理与繁荣的新篇章。
- 中国核政策的历史与现实2020-06-09
樊吉社(Fan Jishe)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核政策为何如此独特?未来多元化的安全挑战以及日益复杂的大国关系是否会推动中国调整核政策?这几乎是所有关注中国核政策的国外专家学者心中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