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云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美国外交与反恐思维

2021-08-19
Zhang-Yun.gif

阿富汗塔利班以破竹之势占领首都喀布尔进入总统府的画面震惊世界,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长达20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失败,更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反恐思维的失败。

美国外交常被指出要改变冷战思维,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反恐思维同样占据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位置。“911”事件令美国震惊,在随后发起的全球反恐战争中,美国不断强化反恐思维,其对外政策的最后结果就是:

第一,希望通过反恐怖战争建构一个没有恐怖主义的新国际秩序失败了。美国将恐怖主义定义为全球共同敌人,以没有国家可以包庇、容忍和帮助恐怖分子为标准,让各国选择站在美国一边还是站在美国的对立面。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以反恐为理由开始,但军事打击行动结束后,则是以推广美国普世价值观和民主国家建设为目的。这种简单的两分法似乎并没有获得各国的支持,欧洲盟友中的德国和法国并不支持伊拉克战争。基地组织在继续活动,伊斯兰国在中东出现,事实证明美国通过权力政治建立没有恐怖主义的国际秩序的努力并不成功。

第二,美国不再重视外交。2001年后,美国将反恐作为对外关系的头等大事,以美国超群的军事实力为基础,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单边主义,“外交”在美国的国策中似乎变成一项选修课。

本世纪初基辛格博士的《美国还需要对外政策吗?》一书,可以看成是对全球化时代美国外交未来的担忧。无论在阿富汗还是伊拉克,最初几个月的压倒性军事胜利,让美国开始相信任何国际问题都可以用军事手段来解决,新保守主义者们认为这比冗长的外交谈判效率更高。不相信对话、不愿意对话的倾向,让政治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外交军事化的倾向日益明显。担心再次受到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心理,也催生“先发制人”的反恐思维,伊核、朝鲜核问题同时出现危机升级,一定程度上说也与这个大背景有关。

第三,20年的反恐思维让美国民众对世界的变化变得迟钝,最初军事胜利后是极度自大,2008年金融危机后信心受挫,转而又极度焦虑。

反恐战争开始以来,美国驻外使领馆高高的墙壁、严密的铁丝网和层层保安,让世人感觉美国筑起了一道与世界交往的高墙,美国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时代。这种思维阻碍了美国战略思维的革新,影响国内外各种机制建设和创新,且将资源高度集中于反恐。

也就是在这20年时间里,新兴经济体力量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认为是反恐战争成就了这些国家,使之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实际上从奥巴马执政后,走出反恐时代就一直是历届总统的真实想法,但强大的反恐思维惯性让他们不得不缓慢推进。奥巴马总统在击毙本·拉登后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迟迟下不了撤军决心。

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破天荒地与塔利班进行谈判,并宣布2021年5月撤军。直到拜登总统执政后,美国最终宣布完全撤军。

由于担心地区不稳定,担心恐怖分子再度攻击美国本土,美国仓促撤离阿富汗饱受国内外批评。拜登政府在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20周年之际如此坚决地撤出阿富汗,意味着美国外交反恐时代的结束,这本身值得欢迎。

但反恐思维让美国不断强化对外恐惧意识,而一个国家如果总是对外恐惧,是很难成长的。如果美国以此为契机,彻底改变反恐思维,对国际关系的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反恐思维可能逐渐褪去,但冷战思维则有可能更加明显。

20年的反恐思维告诉我们,美国依靠军事手段没有达到解决国际冲突的目的,同样的,冷战思维和军事对抗也不可能解决国际力量变化带来的大国竞争挑战。反恐思维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