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与东盟在万象“软着陆”2016-10-03
骆永昆(Luo Yongk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日前中国与东盟在万象领导人会议上成功避开被舆论热炒的南海问题,就双方未来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中国与东盟关系成功软着陆,主要原因是双方始终倡导和谐共赢,双方关系进入了稳定的成熟期。
- 加中引渡条约未必是坏事2016-09-29
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加拿大与中国达成引渡协议,那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向国际司法标准靠拢,消弭两国潜在的麻烦,推动加中关系在其他领域向前发展。
- 南海战略的认知与错误认知2016-09-26
瑞杰龙(Aaron Jed Rabena) 菲律宾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
作者阐述了中菲两国对对方南海意图的误解,认为双方应以更开放心态理解对方的行为,尤其要承诺不将争议地区军事化,避免使用对抗性言辞,不在公开场合踩对方红线让对方丢面子。两国可以利用现有正式或非正式双边机制,建立海上安全框架。
中国和美国:领导世界的两种风格2016-09-26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9月的全球峰会目睹了美国和中国同意遵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这是鼓励其他国家跟进的有影响力的重要步骤。但在其他问题上,两国却截然不同。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常态”2016-09-19
王缉思(Wang Jisi)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
中美关系进入合作与竞争同时增强、国内因素对两国外交影响更大的“新常态”,但还谈不上进入“摩擦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把自己国内事情做得更好,让人民更满意,是中美之间最有意义的竞争。
南海争端:世界权力的滥用2016-09-15
曹赞文(Don M. Tow) 二战亚洲史实维护会新泽西分会会长
仲裁庭对南海问题的判决被美国主流媒体误解了吗?曹赞文先生探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合法性及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动机,认为美国应为引发不必要的对华冲突、破坏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稳定负责。
- 卡里莫夫去世可能重塑中俄关系2016-09-15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尽管中俄多年来在本地区保持着即使不算亲密也算和睦的伙伴关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的去世仍可能使两国在中亚的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到目前为止,中俄都认为莫斯科是主要外部势力,负责确保乌兹别克斯坦以不威胁地区安全的方式完成政治过渡。然而,如果中亚的不稳定和恐怖主义加剧,而俄罗斯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北京就会有在中亚地区承担更多安全责任的压力。
中美军事关系“新常态”2016-09-12
姚云竹(Yao Yunzhu) 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少将
中美军事关系已超越传统两国边界,走向地区乃至全球领域。尽管中国与邻国(其中一些是美国盟友)的双边纠纷导致中美之间出现新摩擦,但随着中国军事影响力扩大到全球,它发现自己有更多机会与美国对手合作。
是结束还是开始?2016-09-09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随着奥巴马任期结束,中美伙伴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北京和华盛顿将在全球事务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更多合作,同时会加紧争夺战略领域和地区的领导权。但是,打造一个可预期的、建设性的未来仍然有望。
-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有感2016-09-08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海上联合军演说明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联合军演既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也会对企图侵犯中国主权安全的外部势力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中俄联合军演不代表中俄准备结盟,但它值得美国和南海某些国家反思。
美国对华政策及对盟国的影响2016-09-07
齐妮亚·维科特(Xenia Wickett)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学者
美中关系可能是下任美国总统需要处理的最重要关系。希拉里当选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传统对华“对冲与接触”政策,而亚洲国家不会感到惊奇。特朗普当选看似对中国更有利,在安全问题上让中国有更多回旋余地,但他会给不确定的中国经济带来额外的不可测因素,这对于中国或习近平主席来说不是好事。
- 缅甸、中国、美国应建立三边良性互动关系2016-09-06
宋清润(Song Qingr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缅中美三国应合作推动缅甸民主转型与稳定发展,把三国合作的“蛋糕”做大,最终让每个国家都从三边友好合作中分享到更多利益。三国合作方向应是规避美中在缅甸可能发生的战略“冲撞”,良性互动,共同合作,形成发展利益共享、合作风险共担的局面。
- 区域国家就南海问题开始和解2016-09-05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美国呼吁遵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作裁决,实则是为激化情绪,但纠纷双方菲律宾和中国的反应都未按预期发展。相反,双方都选择“战略克制”,并选择通过对话来达成共识。
- 韩国“萨德”之辩与中美对抗2016-09-02
达西·卓特(Darcie Draudt)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韩国今年7月初决定允许美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对于如何看待韩国的作用和关乎朝鲜半岛安全与稳定的决定,中美之间存在分歧。
- 安倍这次需认真对待首脑会谈2016-09-02
刘军红(Liu Junh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当前多种地缘政治风险迫在眉睫,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令日本经济充满风险。安倍应脚踏实地,正确判断形势,严肃认真地与中国展开经济、安全两条线上的合作。如此中日关系才能发挥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