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的对外政策观及其影响初探2024-07-22
张昭曦(Zhang Zhaoxi)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万斯以“美国优先”为内核的对外政策理念影响下,世界恐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不愿承担维持国际秩序成本却要继续享受霸权红利的美国,美国的盟友将生出更大的无序感和安全焦虑,作为被美国锚定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则须准备迎接美国在一系列领域特别是经贸领域可能发动的更具胁迫性的“压力行动”。
突尼斯总统访华:阿拉伯世界的新战略伙伴关系2024-07-21
伊丽莎·科普(Elyssa Koepp) 主研突尼斯-德国-美国问题,宪法研究与民主发展中心研究助理
突尼斯地处地中海,几十年来一直和欧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凯斯·赛义德总统现在似乎选择拒绝西方,转而与中国交好。
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2024-07-21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学玉(Zhang Xueyu)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研究项目青年研究员
无论最终谁赢得大选,或许都只会在策略层面调整对华竞争,并不会改变竞争本质,也无法在对华大战略上做出任何创新。美国这种近乎冷战式的战略框架,只会扭曲其在具体领域的对华政策,让双边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北约与上合组织的两种“安全不可分割”2024-07-20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上合组织峰会所展现的理念,是各国安全诉求不可分割,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这与北约的“安全不可分割”理念完全不同。
“特朗普阴影”下的北约峰会2024-07-19
黄境(Jade Wong) 观澜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今年北约峰会重点有二,即俄乌与印太。然而,在美国年底大选阴影笼罩下,北约在此二问题上并非阔步前进,而是迂回固守。
一文解锁2024美国大选系列之一2024-07-18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本周,特朗普遭遇未遂遇刺后的共和党党代会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共和党正式提名特朗普和万斯担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民主党方面,有关“拜登退选”的呼声仍未平息。现在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还剩下3个多月的时间,期间究竟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数?下面是美国大选的一些基本信息,可以帮助大家解锁一些政治高频词汇,从容认识此次大选和美国政治。
艺术的作用 -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与中国的百年文化交流2024-07-12
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 德国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博士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与中国一百年来的交流展示了艺术和文化超越地缘政治界限、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的力量。
- 欧尔班“和平使命3.0”止步北约华盛顿峰会2024-07-12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学博士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把其和平努力称为“和平使命3.0”,核心目的是建议乌克兰和俄罗斯立即停火,创造有利的和平谈判环境。但是,随着北约《华盛顿峰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出台,欧尔班的“和平使命3.0”昙花一现,消解于北约的乌克兰战争方略中。
北约的安全焦虑 - 对话白宫前官员韦德宁:搭建中美桥梁2024-07-09
韦德宁(Dennis Wilder) 美国乔治城大学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
本次采访中,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高级研究员韦德宁强调了中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指出中美交流基金会和乔治城大学牵头发起的大学交流项目等举措能够弥合文化差异,建立同理心。此外,他介绍了自己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丰富经验——在白宫任职期间,他曾参与编辑总统每日简报;还分享了他随总统代表团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历。
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存在致命弱点2024-07-05
古拉姆·阿里(Ghulam Ali) 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不断扩大且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但也存在着一个重大障碍:中国不愿结成军事联盟,而海湾阿拉伯国家自独立以来就严重依赖外部安全保障。面对各种变化,安全问题将继续左右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
阿斯塔纳峰会将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变革的大门2024-07-03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学博士
在成立后,上海合作组织得到了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7月阿斯塔纳峰会召开前,上海合作组织已有正式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26个,地理范围涵盖中亚、南亚、中东、东……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其决策机制、功能和地理范畴2024-07-03
关贵海(Guan Guihai)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习近平主席即将赴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除中、俄和中亚四国外,白俄罗斯将继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之后,在今年峰会上正式成为第十个成员国。明年,中国将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需要对组织发展重点方向和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综合考量本国利益与其他成员国诉求的协调。
崛起的全球南方国家能否应对大国竞争?2024-06-25
阿南特·克里希南(Ananth Krishnan) 《印度教徒报》副主编,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员
多极化已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流行语,部分原因在于全球南方国家正努力建立起独立于美国或中国的权力结构。这些国家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时候,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2024年欧盟选举对中国的影响2024-06-24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2024年欧盟议会选举值得更深入的分析,它体现了国家问题与地缘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选举结果不仅反映欧洲的政治格局,同时表明欧盟领导层和政策可能发生变化。欧盟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仍然有限,这也给中欧合作及其他领域带来挑战。
普京访朝与中俄美关系2024-06-21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朝鲜半岛最核心的外部利益攸关方是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利益更有对欧洲安全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