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当前国际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2016-06-16
周世俭(Zhou Shijian)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货币宽松及其他误导性政策难以取得长期成效。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不同国家可能会采取不同政策,总的方向应该是支持创新,放松管制,鼓励竞争,扩大开放。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时候超越南海问题了?2016-06-14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学者》副编辑
南海紧张局势看上去反映出两个国家的固有个性和意图。不过,小墨点,正如南海小岛一样,在衡量整体中美关系时,说明的问题相当有限。这些墨点威胁到了对正在举行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更大地缘政治画布的更全面审视。
- 不完整的中国增长战略2016-06-06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北京—中国增长放缓已经六年——远远长于预期。渴望遏制颓势的中国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急切地试图进行明确的解释,从而找到有效政策应对。去年11月,他们……
地点、地点、地点,经济增长取决于你身处何地2016-06-06
马志昂(Nick Marro)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商业咨询部经理
叶谌珺(Chenjun Ye)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商业咨询部研究助理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再次上了全球新闻头条,但这次的关注焦点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速放缓。关于中国如何适应“新常态”已有大量解读, 尽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成员企业认为,中国依然是增速快于全球其他地区的优先市场。不过,中国不是铁板一块,不同地区增长模式不同,这意味着新模式正在出现。
- 中国债务风险到底有多高?2016-06-03
易宪容(Yi Xianro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只有彻底放弃当前以信贷投资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才能让中国经济脱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可能超过1.3万亿美元潜在风险债务所造成的危险。银行贷款大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如果房价开始下跌,这将带来持续动荡。
- 对东亚地区合作动态平衡的再思考2016-06-02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地区秩序最终由经济关系决定。当前的合作结构容纳了多方利益和舒适水平,通过双向适应和接受为妥协与动态平衡打开了新的空间。中国在周边外交中积累了宝贵经验,邻国将逐步习惯中国的崛起。
中国经济未来将步入阶梯式L型增长阶段2016-06-02
陈彬(Chen Bin)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
中国经济在反复震荡阶段探索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时,须持续克服矛盾与问题。当前的指标是积极的,但当经济在长期寻求稳定时,其在短期将出现波动并经历反复。
- 为何美国人不用担心对中国的贸易逆差2016-06-01
中美商务理事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认为,与其筑起保护主义贸易壁垒,不如扩大美国对中国(全球增长最快市场)的出口,主要手段是出台政策减少中国设置的阻止美国工业品、服务和农产品进入的贸易和市场准入障碍。美国还应当在国内采取措施增强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并提高竞争力,以确保美国持续拥有强大的经济。
- 为何美国应多储蓄少消费,而中国正好相反2016-06-01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将矛头直指中国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其视为是饱受磨难的美国工人的苦难根源。美国需要更多储蓄、更少消费,而中国应当更少储蓄、更多消费。为了实现这一点,两个国家都须克服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
- 为何美国退休者与家庭应欢迎中国投资2016-05-26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45%关税的提议,将惩罚美国消费者,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并引发一场贸易战。无论如何,如果一家中国公司出高价收购一家公开上市的美国公司,股东通常都会获得溢价收购的现金,而这些钱会直接进入美国家庭和退休者的口袋。
- 对华贸易失衡:美国财政部用错了方法2016-05-25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美国财政部发表有关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政策与贸易状况报告,并选择性地从IMF货币操纵行为清单中选取了对它有利的规则。为修补充满漏洞的全球贸易体系,奥巴马政府有必要与中国一道重写多边规则,推动全球上市资本安全供给的多样化。
- 人民币会贬值吗?2016-05-20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人民币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的贬值使全球市场感到震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是否估值过高、官方外汇储备是否充足、人民币贬值是否符合中国最大利益等问题,并分析了人民币所面临的风险。
- 华盛顿应如何回应“一带一路”2016-05-10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北京并不奢望奥巴马政府会热情支持“一带一路”或亚投行,但希望美国方面认真地对待中美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巨大潜力。
- 上海迪士尼开园在即2016-05-06
徐清泉(Xu Qingquan)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众多挑剔的中国游客已经体验过奥兰多或东京迪士尼乐园,因此,和好莱坞大片一样,美式主题公园在今天的中国并非注定是赢家。那些觊觎娱乐市场丰厚利润的业内人士,必须真正兑现“为每一位游客创造独特体验”的承诺。
- 正确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2016-05-05
易宪容(Yi Xianro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虽然中国GDP增长下行的压力有所放缓,经济增长有所反弹,但这主要是靠政府基础设施投入和房地产投机炒拉动,居民的内需状况却并不理想。因此,中国经济仍然是喜中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