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一带一路”与美中关系

2016-11-03

“一带一路”在中国经济与外交政策中的中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该倡议如何与美中关系协调目前还不清楚。这一举措到底意味着地缘政治竞争升级,还是提供美中改善关系的机遇呢?对美国公众态度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对这一事务颇为矛盾,对“一带一路”的深义不知所以。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梳理出若干易见的主题,阐明这些主题,前景也许就会变得比较明朗。

S1.jpg

首先,美国分析人士和决策者们一直拿中国的贷款与发展政策标准来说事。这是出于对环境等现实问题的担心,同时也是担心中国用诱人但不可持续的机构取代现有贷款机构。而对所谓标准的最大担忧,其实是害怕中国打算通过建立一个平行的、狭隘的经济或政治秩序,来挑战或取代所谓自由的国际秩序。“一带一路”在每个层面都引发了有关标准的问题。

其次,许多“一带一路”的观察人士怀疑,该倡议只是中国狭隘的短期利益工具,或者说,它并非一个真正具有长远眼光的培养共赢合作的方案。这种反应往往源自西方共有的观念,即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中国曾经有过自私或导致了不良后果的行为记录。

最后,许多美国人主要是从美中关系的地缘政治一面,来框定对“一带一路”的解释。随着中国不断向着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迈进,它同时也被看作是越来越武断,更愿意冒险,更想疏远美国这样的参与者。自然,“一带一路”会在这些亦真亦幻的想象下被评头品足。

S2.jpg
“一带一路”会在这些亦真亦幻的想象下被评头品足。

许多这类担心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中国未来的走向及其对全球经济制度与规范的影响依然不明朗。的确,中美两国分析人士都预见“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但不管眼下中国或美国的战略思想家们怎么看,双方都应该把“一带一路”当作巩固两国合作习惯的重要手段。

基本上,现阶段美中关系普遍被描述为既合作又竞争。合作领域必然为竞争领域提供某种平衡,因此,两国都有兴趣确立能够超越零和地缘政治的事务与框架。然而近年,即使在双边经济关系这种积极的领域里,摩擦也不断出现,给只要经济相互依存两国关系就可以保持稳定这种假设带来挑战。在日益复杂的局面下,一个亮点是美中合作扩展到了气候变化的应对。中美在巴黎气候大会(COP-21)气候议程上的领导力,证明两国有能力进行正和合作,增加真正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

国际性可持续发展有更大潜力成为符合中美和整个国际社会利益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致力于加强通联,提供全球公共品,改善发展中国家民生,同时为发达国家提供经济机会。其潜在的次生好处还包括促进国际安全,加速国家能力的发展。

S3.jpg

虽然如此,“一带一路”正面的潜在可能性在美国却总是得不到认可。其原因是,它被看成两国间更大规模战略竞争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因为中国的解释工作做得很差。中美两国的政策层可以做更多事情,更明确地辨别真正竞争领域与共同利益领域,弥合认知差距,这或许成为重要信心建设的机会。

如何实现它呢?中国应该考虑几点。首先,官员和民间倡导者必须明白,“一带一路”所谓的“共赢”和这个倡议本身,总的来说并没有很好地传达给美国的听众。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一带一路”全面、权威性的信息源,这可能加深了人们对“一带一路”旨在将美国排除在外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中国官员必须尽力提高贷款标准,证明“一带一路”只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成果的补充和推动,而不是对它的破坏。许多美国人担心,中国会通过削弱发达国家,或设立一个竞次的贷款标准,来挑战现有的制度和规范。此外,“一带一路”聚焦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也会增加中国致力于打造高标准国际秩序的对外说服力,推动各国对“一带一路”的支持,强化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的努力。

最后,中国国家和民间行动者应该充分利用美国私人部门对“一带一路”的极大兴趣,加强与这一重要群体的外联。美国企业可以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摩擦成倍增加,众多商业团体抱怨得不到潜在机会的信息之际,它们对“一带一路”的参与将振兴双边商贸关系。

对美国人来说,他们应该立足现实,把“一带一路”当成一次选择与中国接触的机会。不是所有“一带一路”项目都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不是所有领域都欢迎美国的介入。尽管如此,也不能将“一带一路”归为简单绝对的国与国竞争。美国决策者在评估“一带一路”拟议项目在阿富汗或更广泛的中亚地区对美国利益的影响时,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在某些地区或某些事务上,美中两国利益可能有相当多的重叠,对这种重叠应该大加利用。

为有助于处理政策差异和认知隔阂,美中两国应该共同建立专属对话论坛,探讨国际发展中的环境、劳工和人权标准问题。这种对话可以在双边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进行,也可以在G20这样的多边论坛进行。两国应通过协调发展中的优先事项,进一步建立信任。美国官方可以开发一组项目,作为“一带一路”的融资候选,其中一些可能由于与中国利益互补而被中国官方选中。这将引导两国确定共同利益,培养在发展中进行合作的习惯。

长期看,两国理应让各自在国际发展中迥异但又互补的优势产生协同效应。中国应当认识到,在实现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确保政治稳定方面,美国拥有开发必要“软”基础设施的丰富经验。这其中包括治理改革与治理能力、保健、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美国应该接受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短期经济影响,只要这种投资与关注治理与人的发展相契合,因为这是激发长期可持续增长内生力量所必需的。

最后,两国都应该认识到,环境合作是近年美中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应对气候变化之所以成为关键合作领域,是因为它代表了双方真正共同而至关重要的利益。通过扩大这些努力,包括为21世纪和未来打造一个环境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美国和中国可以让这种超越竞争的势头不断持续,以便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务。“一带一路”可以成为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工具。

与许多重要的倡议一样,“一带一路”的真正影响和实际意义取决于它的实施过程,因为情况不断变化,各方参与者和中国决策者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一带一路”可能会加剧美中两国间的竞争,也可以被用来促进合作,而要让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该倡议就必须有意识地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经营塑造。美国人理当认清“一带一路”的潜在战略影响,但也要看到它所提供的可能性,不能一概拒绝或怀疑。反过来,中国应该回应美国人对“一带一路”的担忧,这种担忧在许多欧洲国家、印度和其他地方同样存在。而且这种担忧对将来会面临多大阻碍,对前路能否最富成效,都将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