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看当前中国经济喜与忧2016-05-04
付兵涛(Fu Bingtao)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研究员
得益于超常规融资增长、政府投资加码等因素,中国经济一季度呈现明显的边际性改善,而且这种改善可以维持到6月份。经济回升的代价是货币超发、杠杆攀升和结构恶化,因此,这种改善的长期可持续性存疑。
- 欧盟战略:如何在中亚应对“一带一路”2016-04-14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在中亚,欧盟的参与是应对,而非主动。美国从阿富汗撤出,加上欧盟经验与中国金融实力相结合,将极大帮助改善中亚地区贫困状况。不过现阶段这些期望只是合理的愿望,与现实仍有距离。
- TTIP全球影响力将超过TPP2016-04-12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义(TTIP)一旦达成,将涵盖全球一半经济产出,以及全球逾三分之一贸易额。从未来趋势看,TTIP也许超过TPP的影响力。
- 建立G20秘书处与“5+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2016-04-08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G20与IMF、更好地协调五大经济体、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举办杭州G20峰会时面临的机会。
- 地方性五年规划展现国家优先项目2016-03-29
欧文·哈克(Owen Haacke)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上海商务咨询服务团队首席代表
中国“十三五”规划是一份经济社会蓝图,它提出的具体产业规划、自贸区的指定,以及全国各地的新政策,可以为美国企业制定在华经营战略带来重要启示。
- 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新特点2016-03-24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五年计划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质量而不是速度。实现6.5%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这种增长速度可持续,同时使大多数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中国"十三五"规划与美国企业2016-03-16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如果能在创新、互联网+、去产能、扩大服务业尤其是医疗保健业、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抓住机遇,未来数年提供给中美两国的将是平行增长轨道,而美国企业可以获得"早期收获"。
- 感受中国对世界的影响2016-03-15
费尔南多·梅南德斯(Fernando Menéndez) 驻华盛顿特区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分析家
在当今世界,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几乎影响着每个大陆。中国应该认真考虑,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把握拉美地区的未来,同时不疏远与美国的合作。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2016-03-09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尽管受增速放缓和双恶性循环的拖累,但由于高储蓄率及财政状况相对稳健,中国经济基本面还不算太糟。如果政府实施适当的组合政策,并成功推动创业创新,经济就能反弹并重返虽然增速较缓但依然令人振奋的增长轨道。
中国新常态:全球增长不可缺的火车头2016-03-07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中国股市动荡让专家以为中国经济无法实现软着陆。不过,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
- 油价、美国、多极化与投机2016-03-04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美国领导的石油美元时代已经褪色,它正被一个多极化石油时代取而代之,而当前的转型期充斥着根本性变化、机会主义,以及投机。
- 全球经济复苏停滞期待供给侧改革2016-02-22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轨迹和增长方式出现巨大变化,靠全球央行维持简单的货币宽松难以有效解决。必须通过新的“供给替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型产出,切实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 输出产能可以挽救中国经济吗?2016-02-22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中国正寻求输出其过剩工业产能,以应付经济困境。问题是,中国试图通过输出来逃离的这场本地危机部分是由全球性商品过剩引起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期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增长,以便与其政治影响力的上升相符。
- 亚投行正式运作及其意义2016-02-19
张茂荣(Zhang Maor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亚投行的成立与正式运作将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使中国更多参与国际经济与金融规则的制定,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 中国亟需建立稳定汇率的宏观审慎框架2016-02-04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近两年,短期投机资本以及人民币套利风潮的兴起积累了大量风险,短期人民币汇率出现快速、大幅调整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汇率波动将显著抬高全球经济的风险溢价,为此亟需建立稳定汇率的宏观审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