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习近平的丝绸之路难题

2016-10-24

中国最近着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建设一个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庞大基础设施网。这个计划的两个支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今,该计划正式称为“一带一路”倡议,其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为所有参与国谋利益。

S2.jpg

不管言辞多么乐观,细看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就会发现,由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部分利益攸关国心有不满,这一宏大倡议实施起来面临着若干挑战。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近海一路延伸到印度洋,这一地区的国家对中国最近在国际领域的所作所为颇有怨言。虽然不是所有国家都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但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会让它们严重阻碍倡议的执行。中国想实现它的倡议,就必须回归它所谓的“和平崛起”。

绊脚石

中国最近的行为让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一些利益攸关国产生不满,给实现“一带一路”制造了不友善的环境。第一,东京着手改革日本的国家法律,让它能在特定条件下在军事上协助美国或各个伙伴国。这一改革符合日本的“推卸责任”战略,就是通常把大部分平衡责任交给盟国(如美国),但伙伴国无法保持平衡时,日本会增加安保介入。日本国家安保改革背后的原因,是东亚安全格局面临威胁。北京不断壮大其海军,在东海有争议的钓鱼岛等领土争端中日益飞扬跋扈。

第二,菲律宾卷入不断升温的南海争端,在那里,北京的“九段线”与若干国家的领土主张发生对立。中国希望这一问题的处理仅限于有关国家双边之间,而菲律宾把问题提交到海牙,海牙作出了实际上有利于马尼拉的裁决。与此同时,北京在南海有争议岛屿上配置军事设施,虽然新上台的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发表了有争议的讲话,但北京的这一动向仍使马尼拉和华盛顿感到担忧。2016年1月,华盛顿与马尼拉就防务问题达成一致,签订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同时,尽管杜特尔特总统对北京发出和解试探,但马尼拉仍被纳入加强南海各国能力建设的海上安全倡议。

第三,印尼最初表示有兴趣将它的“海上支点”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结合,并摆明不愿介入南海争端。但最近中国渔船的侵入让它的这一立场发生转变。一些印尼人士表示,中国策略性地利用捕鱼来宣示对纳土纳群岛周边的领土主权。作为对中国日益独断专行的回应,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在海军军舰甲板上视察了争议地区。看来中国的行为产生了一种吸引力,将之前小心谨慎的印尼拉入争端,进一步破坏了“一带一路”在将来的实施。

第四,越南也是南海争端的一个争议方。华盛顿最近取消了对越南长期实行的武器禁运,凸显了对越南在纠纷中立场的支持。而且,印度将在越南建立一个具有观察中国与南海地区的能力的“卫星追踪与成像”中心。此举也是印度“向东看”政策的一部分。

第五,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带一路”的主要绊脚石之一正是它自己的旗舰项目——耗资460亿美元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 一方面,项目计划中的路线要穿过印巴争议领土,这是印度这个处在“一带一路”关键地理位置的国家对整个倡议严重不满的原因之一。新德里仍不愿对海上丝绸之路作出承诺,同时它发起了自己的地区倡议,包括“季风计划”、“棉花路线”和“香料路线”。观察家们认为,这些项目是印度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出的挑战。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还反复表达他的国家对捍卫航行自由的承诺,这是呼应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新德里在海军方面也摆出主动姿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计划中的路线还将穿过一个混乱不堪的地区,在那里,恐怖主义分子已经袭击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沿线目标。这些袭击只会加剧人们对维吾尔参战人员、土库曼反叛者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可能勾结的担心。鉴于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性,这一项目的成败将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并给“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回归“和平崛起”

最后,对中国近期行为的一个总体回应,就是这些国家邀请美国增加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华盛顿对中国最近有关南海和东海争端的行为一直不满。作为“航行自由”斗士,美国深深卷入了纠纷。为了对中国的举动作出回应,华盛顿加强了与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的合作,同时坚定了自己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和泰国共同防御的态度。

中国近来的行为似乎也破坏了有史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纽带。以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关系为例,其特点是数百年来的繁荣贸易和深深的文化联系。两国关系在专制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时期达到顶峰,当时中国在这个岛国从事数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但斯里兰卡公众用民主力量赶走了拉贾帕克萨,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和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领导的新政府遂决定与北京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同样,中国与缅甸的文化经济联系几个世纪以来十分密切。到最近为止,中国支持了缅甸军政府20多年。但随着2011年缅甸开始向民主过渡,两国关系遇上麻烦。显然,中国对专制政权无条件的支持,导致了消极的政治影响和公众对北京的负面看法。为扭转局面,北京开始重新接触民主选举出的、与美国走得很近的昂山素季。对北京而言遗憾的是,它的三大敌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都可以从这些发展中受到启发。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国必须通过率先解决“一带一路”中的绊脚石问题,回归它的“和平崛起”。缓解与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的关切尤为重要,因为项目路线还要穿越中国不稳定的新疆和西藏地区。

然而我们看到,“一带一路”还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内动荡的酝酿以及民族主义抬头,这些挑战都是中国自己造成的。中国的自大也招致“一带一路”潜在参与国的不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些都无助于中国通过落实习近平主席的标志性倡议解决国内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解决生产力过剩和开拓新的市场。

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经济驱动下的中国在不知不觉地破坏它自己的倡议的落实。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必须回到“和平崛起”。如果中国打算以美国的方式崛起,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2013年习近平在安纳伯格庄园峰会上提出“新型大国关系”,而世界需要的是真正的、能够代表世界持续繁荣与兴旺文明的“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