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报告2020-05-1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对新冠疫情动员滞后造成巨大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如果以科学为基础的应有医疗政策继续被无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持续多年的全球性收缩。
疫情过后经济迅速复苏的三个障碍2020-05-05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不可低估。疫情持续时间越长,我们迅速恢复经济的机会就越小。
失败的领导将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2020-05-04
格诺特·瓦格纳(Gernot Wagner) 纽约大学气候经济学教授
如果说新冠肺炎教会我们什么,那就是滞后保守的决策不仅会一路导致更高的边际成本,而且会把我们置于完全不同的轨迹——非常容易以灾难收场。
中美产业链重构背后的全球变局2020-04-2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疫情将加速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包括中美产业链在内的全球产业链重构难以避免。
贸易是医治全球经济的良药2020-04-27
冯国经(Victor K. Fung) 香港中美交流基金会副主席、冯氏集团主席
世界各国领导人在为应对新冠危机而努力重振多边主义的同时,还必须承认并反映全球相互依存的多个维度,对多边主义加以重塑。这首先意味着要确保一个开放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
第三次大萧条来了2020-04-26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值此经济动荡之际,我们可以回溯过往,弄清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以及接下来全球经济会怎样。中国和美国将是塑造未来走向的关键参与者。
新冠疫情不会减少全球对中国的依赖2020-04-2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当一些国家趋于闭关自守的时候,中国仍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全球化。这种承诺所带来的贸易、投资和增长机会对新冠危机之后陷入困境的国家来说也许是天赐良机。
世界面临一场病毒式萧条2020-04-14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新冠大流行已导致全球生产陷入严重停顿,其经济后果远比经济学家和领导人所承认的要糟糕得多。目前制定的经济恢复计划对缓和近期内不可避免的巨大破坏作用有限。
“大萧条”会重演吗?2020-04-09
何伟文(He Weiwen)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全球金融状况,包括沉重的债务,正在接近可能让我们陷入长期困境的临界点。保护主义和其他因素也许会打乱全球脆弱的供应链,把世界拖入上世纪30年代那种大灾难。
东亚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建构和地区共同体认知培育2020-04-08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此次疫情中,东亚国家政府、媒体和民众相互援助,为构建全球共同抗疫的积极社会和舆论环境树立了榜样。
- 新冠疫情大冲击下的中美关系重构2020-04-07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疫情之下,中美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抗疫模式,也展现了不同的政府能力。新冠疫情将导致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深刻转变,这些转变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步显现。
迎接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0-04-07
比尔·埃莫特(Bill Emmott) 前《经济学人》主编
通过主动推迟举办奥运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世界树立了榜样。推迟举办奥运会传递了当下团结一心的讯息,也给未来带来希望。这不仅是正确选择,也符合日本的自身利益。
COVID-19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及全球2020-04-03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新冠大流行也许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引发经济灾难。这要求全球政策制定者通力合作,在为时未晚之前阻止危机。
全球供应链何去何从?2020-03-27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为保证世界经济安全,如何巩固和调校全球供应链,使之适应公共卫生等新非传统安全挑战,是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龙头需要认真研究考虑的大问题。
战胜COVID-19和经济疫病2020-03-27
魏尚进(Shang-Jin Wei)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
COVID-19疫情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但这场危机也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实行政策改革的难得机遇,不仅应对短期公共卫生挑战,而且提升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