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易艺术造成混乱2019-06-18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对坚守高地的外交人士来说,特朗普总统在贸易问题上的幼稚想法有可能是一个机会。
- 中美全面对抗不可避免引发世界经济危机2019-06-18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如果中美两国贸易战、科技战久拖不决,将意味着东西方经济融合的全球化时代彻底结束,中美冲突势必逐步蔓延、升级,演变为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对抗。
美国印太愿景的私立化2019-06-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特朗普政府推出一项新的强势印太战略。而推动这一战略的是私人利益和外国政府,不是美国、中国或新兴亚洲地区的利益。
- 全球自由主义的缓慢消亡2019-06-12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中美贸易冲突不单是一场关于关税和不公平竞争的战争,而是全球政治经济领域内更大问题的体现。
为什么与中国的贸易战如此危险2019-06-12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出现暴力结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一带一路”倡议正演变为多边机制2019-06-12
理查德·伯奇尔(Richard Burchill) 阿联酋阿布扎比“TRENDS”研究咨询中心研究&参与部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正从一个描述性标签慢慢演变为正式的多边机制。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凸显了它所取得的进展。
特朗普贸易战的误判2019-06-10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就在中美双方即将达成贸易协议之际,谈判出现破裂。造成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坚持大幅修改草案协议,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根本性的误判。
- 贸易战对全球“三链”冲击破坏及中国对策2019-06-06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贸易战将破坏并深刻改变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秩序,中国应为此做好长期战略准备。
为何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事与愿违2019-06-04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标志性的“交易的艺术”意味着对谈判对手极限施压以迫使他们投降,但美国的这一策略是建立在特朗普错误的经济假设之上,也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误读,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美中经济紧张态势升级对美国盟友的影响2019-06-04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美中经济摩擦的最新升级凸显了令人担忧的倾向。短期看,美国盟友或许会从美中经济紧张态势中获益,但巨大的危险就在前方。
彼时之日本,今日之中国2019-05-29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被描绘成美国最大的经济威胁;今天,同样的情节正在中国身上重演。但无论彼时还是今日,美国所谓的贸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作自受。虽然美国再次发现敲打别人要比量入为出容易得多,但这一次或许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布拉格提案与技术主权之争2019-05-28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布拉格提案显示了美国希望最大限度阻止中国在西方国家确立技术优势的核心关切,其不充分的证据和充满文明冲突意味的遏制取向,实际上造成了进一步的逆全球化。
围绕华为筑墙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2019-05-27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美国的“脱钩”是筑起科技领域的“柏林墙”,是一种显见的逆全球化措施。
更实基础和更广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收获2019-05-27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表明,尽管面临持续挑战,但这一倡议不断发展,并持续赢得国际支持。不过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和协调不断增多的参与者和利益方。
“一带一路”会成为中国的陷阱么?2019-05-27
黄亚生(Yasheng Huang)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
虽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的风险被媒体夸大了,但它其实隐含着另外一种风险——对于中国自身而言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前景日益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加大,我们应当重新思考“一带一路”倡议的步速、程度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