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出对华新战略面临多重制约2022-05-26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乌克兰危机后,拜登政府面临着明确对华政策及国家安全战略的更大压力,有可能加速提出一项以针对中国为重点的新战略。
- “全球安全倡议”对中美全球安全治理合作的启示2022-05-06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理解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全球安全观,是理解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逻辑和增强中美战略互信的基点。日趋严重、多元的全球安全挑战为中美提供了诸多全球安全治理的合作点。
- 美国外交的务实主义与中美关系2022-04-20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美关系的稳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取决于务实精神的回归。
俄乌冲突重塑拜登对俄政策2022-04-19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拜登政府的对俄战略目标已经转向“以压促变”。美国对俄政策调整不会改变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长期性和全面性。
俄乌冲突打乱美国外交战略理念和行动2022-04-13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俄乌冲突使美国全球战略顾此失彼的一面更加突出。这意味着中国将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政治结构,一个更具风险的外部安全环境,一个对“中国威胁”更有紧迫感的美国。
- 俄乌战争爆发,中美应当如何改善关系?2022-04-08
袁征(Yuan Zhe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或许拜登政府短期内放缓对华施压,但美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华遏制政策。
加速的百年变局与中美关系2022-04-01
倪峰(Ni Fe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现实再次表明,中美关系走入了一个战略竞争的新时代。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美将处于矛盾多发的战略相持阶段,而两国力量对比的“错肩期”可能是两国关系最危险的时刻。
与中国合作是美国当前的现实需求2022-03-2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面对动荡变革的国际形势,与中国进行必要的外交接触,展开深入的战略沟通,成为美国应对局势无法绕过去的步骤。“合作”将成为美国今后不得不面对的对华关系现实。
-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报告评析2022-03-14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报告目标更清晰,领域更全面,操作性较强。但由于可用资源有限,无论是经济层面的倡议,还是安全层面的构想,都体现出战略目标与实施能力的不对称性。
- 中美关系正常化50周年的历史启示2022-03-07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中美关系能否重回正轨,在于双方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理性看待对方的利益诉求,在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切实合作。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2022-03-0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塑造适合时代需要的中美关系需要耐心和智慧,还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 《上海公报》是中美更是国际关系的成功创新2022-03-0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上海公报》为通过外交实践实现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是求同存异和高度务实的有机结合。
尼克松访华真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吗?2022-03-03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
随着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秘密访华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美国和世界之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新意与困境2022-03-0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论坛专家
首份以白宫名义发布的美国印太战略报告,体现了拜登政府在全面强化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紧抓印太地区主导权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