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冷战或将成为美国战后最大战略失误2020-10-0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所研究员,法学博士
如果华盛顿有人执意把中国视为一个“敌人”,那注定会收获一个前所未有的敌手。重启冷战将成为二战以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并会使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付出沉重代价。
展望下个十年的中美科技关系2020-01-1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目前不能确定十年后的中美科技关系是否会进入全面脱钩状态。中美科技竞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
- 改变太平洋的潮汐2021-01-14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在这一集“太平洋对话”中,周柳建成(11月30日)采访了南京大学的朱峰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罗伯特·罗斯教授。他向两位嘉宾提出一系列问题,探讨了中美关系的现状,以及这种关系在拜登政府治下的可能情形。
- 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了2021-01-09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经在对华贸易战中蒙受了决定性损失。眼下,符合两国利益的做法是尽快恢复贸易投资合作,携手应对新冠疫情威胁,并落实巴黎气候协定。
中国与美国的零排放竞赛2021-01-07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国际经济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如果到本世纪中叶,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能实现零排放,那么所有人都会从中受益。采取建设性的而非残酷竞争的战略,可以使两个国家更快地达到这一目标。
平衡中美恢复高层对话的效率与质量2021-01-06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迅速恢复高层对话对中美关系今后几年的发展具有开局引领作用,其间既要有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也要有确保对话质量的战略定力。
拜登会继承奥巴马的南海政策吗?2021-01-06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在整个美国奉行对华示强的总基调下,为维持在南海地区的存在及高压态势,奥巴马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及策略可能成为拜登南海政策的选项之一。
拜登与北京2021-01-05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卡托研究所安全问题高级研究员
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完全有动机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但比特朗普的行动或公众舆论更大的障碍,也许是拜登自己在竞选期间的言论。
拜登政府外交战略前瞻2020-12-31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共中央党校副研究员
拜登政府将继续寻求保持与强化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从手段上说将重塑道德权威,重定外交原则,重振同盟关系,重回多边主义,同时继续完善印太地区布局。
美中教育交流中的无谓对抗2020-12-31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整个特朗普政府时期,美中教育交流政策变得日益狭隘并满怀敌意。虽然一定程度的猜疑情绪可以理解,但对在全球经济政治领域保持竞争力而言,公开交流不可或缺。
中美分歧不是当今世界主要矛盾2020-12-30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开放包容与保护主义之间的对立冲突是国际社会政治的主要矛盾。而中美两国的分歧不但构不成世界主要矛盾,如果处理得当更有利于双方共同承载历史重任。
如何重启中美关系2020-12-30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等待拜登政府上任这段时间里,北京方面应该采取若干步骤,促使两国政府之间建立起更富有成效的关系。
拜登对华军事政策重在“谨慎遏制”2020-12-29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遏制或对冲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将是拜登政府对华军事政策的主要考虑,但其基本立足点是在遏制的同时谨慎避免发生重大军事摩擦。
美国政治变局与对华政策的关联2020-12-28
崔立如(Cui Liru)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作为美国政治大变局中远未结束的一段历史进程,“特朗普主义”这份政治遗产将继续对拜登四年任期,包括其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两国必须保持民间联系2020-12-28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稳定中美关系仍是当选总统拜登2021年议程中的头等大事之一,但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必须恢复互信与合作。新一届政府应力求恢复文化、教育和人文交流,以修复多年来的结构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