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东盟

2023-06-26
fa6586bd84c2d53fa99c26cb2a125207.2-1-super.1.jpg

最近在广岛举行的 G7 峰会和随后在克什米尔举行的 G20 旅游会议,凸显了这两个集团言论的鲜明对比。G20峰会的口号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未来”,而G7的好斗态度可以概括为“我们必须脱离中国”。

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来说,脱钩是不现实的。虽然该地区可以受益于生产和投资从中国转移到本国,但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完全脱钩,可能导致贸易转移、生产成本上升和长期福利下降。

目前,美国和欧洲经济与中国脱钩的行动似乎仅限于能源、半导体、信息和通信技术、采矿和矿产等行业。但脱钩预计将影响几乎所有行业,包括机械、机械设备、电气元件和汽车。

鉴于东盟经济体对美国、欧盟、中国和东亚的依赖程度相同,东盟必须保持中立,不选边站队,并且加强合作。通过利用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这些成员国可以促进和平、促进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接触。

美中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东盟国家也必须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去二十年,内部贸易占东盟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徘徊在 22-23% 左右。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在此期间有所增加。但东盟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在 2000 年至 2022 年间几乎没有增长,仅从 6.4% 增长到 7.8%。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内部贸易停滞,存在三种可能的原因。首先,该地区肤浅的一体化模式。由于东盟制造的大多数产品,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因此成员之间增加贸易的范围本质上是有限的。

其次,更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和非关税措施可能成为贸易壁垒。这些法规和程序旨在确保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但它们的制定和实施可能无意中阻碍贸易和投资。

最后,应该认识到,东盟不是自给自足的地区。这些成员国严重依赖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投资和技术。东盟作为一个集团运作,但它不是关税同盟,意味着成员国可以自行与其他国家或者集团接触。这种灵活性使得成员国能够追求自己的利益,并寻求多样化的伙伴关系和协议,同时保持东盟共同体的凝聚力和活力。

由十个东盟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CEP 约占全球 GDP的三分之一和世界贸易和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目标是通过降低90% 的产品的关税,促进贸易一体化。

另外一个代表性案例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PTP,以前称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018 年以来,四个东盟国家——新加坡、越南、文莱和马来西亚——加入了 CPTPP。该协定约占全球 GDP 的 13%,旨在降低98% 的产品的关税。

“印度洋-太平洋经济繁荣框架”(IPEF) 是美国拜登政府于 2022 年 5 月发起的新组织,也寻求促进区域伙伴关系。但是,该协议因其排他性和分裂性而受到批评。除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七个东盟国家——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文莱——已加入IPEF。但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被排除在外。

这种排斥可能加剧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激化地区紧张局势,抵消现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如 RCEP)的好处。一些评论家认为,IPEF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义,旨在吸引美国选民,而不是实施有利于成员国的有效政策。同样,印太地区的贸易部长最近在底特律召开会议,讨论一系列旨在加强半导体和关键矿物等必需品供应链的措施。但是,他们达成的协议,除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外,缺乏明确的政策目标。

中国与西方之间不断升级的竞争,使得东盟国家陷入两难境地,承受不起与任何一方脱钩的后果。2000 年至 2022 年间,欧盟成员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增长了两倍多,从 1105 亿美元增至 3423 亿美元。东盟与美国的贸易额,从 1351 亿美元飙升至 4522 亿美元。同期,东盟对美国的出口几乎翻了两番,从 879 亿美元增至 3567 亿美元。

与此同时,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2022年达到975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在此期间,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17倍,从222亿美元增加到4081亿美元。

此外,东亚、美国和欧盟都是东盟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2021年,东亚国家占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3% ,而美国和欧盟分别占22%和15%。

鉴于这些经济联系的深度,敦促东盟国家与中国脱钩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也是缺乏远见的行为,因为脱钩会破坏集团内部的贸易和经济发展,加剧整个地区的政治不稳定。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ASEA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