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陈积敏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对中美关系发展定位的变化及意义

2023-07-04

近年来,很多观察人士都注意到美国对华战略认知与政策的变化,而对于中国对两国关系发展定位的关注相对较少。实际上,中美关系的形态与走向越来越取决于双方的战略认知与政策互动。因而,分析中国对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发展原则等认知的演变,对于理解与研判当下及未来中美关系亦有裨益。

总体而言,2012年以来,中国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定位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中美双方都表达出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的意愿。2013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表示,中方坚定不移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发展,致力于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希望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奥巴马总统也称,美方希望同中方共同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4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指出,双方应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6月初,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再次明确提出两国要“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与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时提出两国要“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此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便成为中国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界定。其中,不冲突不对抗是底线,相互尊重是前提,合作共赢是目标。

二是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2018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特朗普总统会晤时强调,双方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此后,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中方多次强调要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不过,拜登政府上台后,中国对这一关系定位较少提及,某种程度上显示这是中国对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定位,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

三是推进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与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时提出未来50年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三项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点表述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总体一致,但先后顺序发生变化。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首先是要做到相互尊重,其核心要义是要尊重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尊重对方的发展道路与社会制度;和平共处是基本要求,突出的是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这也是两国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历史周期律的重要标志;合作共赢是最终目标与当然结果。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三原则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换言之,如果双方不能做到相互尊重,那么和平共处就无法得到保障,合作共赢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提出的三项原则,尤其是对相互尊重的强调,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与政策转变密切相关。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台湾、香港、新疆等关系中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屡屡发难,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虚化”“掏空”一中原则,助推台湾问题国际化,从而令中美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遭到严重侵蚀。不仅如此,美国还大搞价值观外交,试图将中美关系“意识形态化”,策动阵营对抗,通过科技脱钩、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等加强对华封堵,给中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带来了全方位挑战。因而,在中国看来,美国不仅未能朝着“相互尊重”的目标迈进,而且还大踏步倒退,这也是当前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最根本原因。显然,中美关系能否走出困境,关键就看美国能否真正做到“相互尊重”。

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定位上的演进,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在确定与塑造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上主动性增强,话语权提升,展现出中国“平视”美国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对中美关系发展重要性与发展方向的认知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在中国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状态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攸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正因如此,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国建立一种有别于历史传统的大国关系新模式。换言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推进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当然,这种新型关系模式的建立不是中国的单方面需求,也不是仅靠中国一方努力就能够做到的,而需要双方相向而行。对于身处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而言,走向何方取决于两国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