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离我们有多近?2022-02-14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学博士
俄罗斯与乌克兰已处于战争的边缘。没有迹象表明当前的外交斡旋已促使和平曙光出现。
- 五核国声明提升全球战略稳定2022-01-18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五国领导人首次就核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有助于提升全球战略稳定,也为重塑“大国协调”提供了新的契机。
美国能满足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吗?2022-01-18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结构性矛盾、互信鸿沟、美国反俄势力对拜登政府的牵制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美俄谈判不会是一路坦途。
- 美伊核谈判卡在哪里2021-12-21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当前正在进行的伊核协议谈判将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不能指望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不能完全排除谈判失败的可能。
美伊核谈判前瞻2021-12-02
王帆(Wang Fan) 外交学院副院长
重启谈判表明双方都有缓和矛盾的愿望。然而,重启谈判并不表明双方能够一步到位解决问题。
中美应合作打破朝鲜半岛僵局2021-12-01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如果目前半岛的僵持状况不改变,新的危机迟早还会发生。为避免半岛再现紧张局势,中美应发挥大国担当,努力缩小分歧,争取早日重启半岛无核化合作。
从习拜会看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交锋2021-11-30
孙哲(Sun Zhe)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
美国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台湾问题的严重性,低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志。
- 澳大利亚核潜艇交易伤人害己2021-11-23
龚炯(John Gon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澳英美伙伴的核潜艇交易破坏了印太地区的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尤其是对法国来说,就像背后被捅了一刀。这些潜艇能如约交付吗?华盛顿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它考虑的只不过是金钱与国内就业。
为何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日益尖锐?2021-11-15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越来越尖锐,这是由于美方的言行变化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应。若美国逼着中国的对台政策发生根本转变,不仅两岸问题难以用和平方式解决,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更无法得到保障。
为何澳英美安全联盟不得人心?2021-11-01
郭春梅(Guo Chunmei)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虽然AUKUS被普遍视为剑指中国,但它也受到地区乃至全球其他国家的反对。
印度“联美抗中”及其背后的限制因素2021-10-12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印度需要借重美国力量来制衡中国在地区的存在,增加大国博弈的筹码。而完全倒向美国将压缩印度与发展中国家拓展关系的空间,失去其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正当性,并损害与俄罗斯的关系。
拜登政府将南太视为中美“竞技场”意欲何为?2021-09-15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拜登政府将南太平洋视为“竞技场”,折射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该地区影响力面临现实危机。但“竞技场”论调还是没有跳出零和博弈思维,其出发点是美国利益,而非岛国需求。
“喀布尔冲击”与美国同盟国的战略自主困境2021-09-09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喀布尔冲击”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是对美国的批评,但实质上是美国盟友战略自主匮乏的写照。
英国向南海派遣航母舰队背后的意图2021-09-09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英国向南海派出航母舰队既强调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显示了其更深的战略意图。脱欧后,英国希望更深入地融入亚太经济圈,为未来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 美国撤军后阿富汗反恐何去何从?2021-09-08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未来阿富汗反恐形势既取决于塔利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