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系定位的艰难取舍2017-06-23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既不应该成为对手,也不可能成为盟友。其实,中美之间已表现出某种形式的伙伴特征。结伴同行,惠及双方,应当成为中美有效合作的形式和路径。
- “想哭”勒索攻击对中美网络安全合作的启示2017-06-2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想哭”勒索攻击事件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宝贵的启示,澄清了一些国际互联网合作的迷思。这些启示也将给中美网络安全合作带来帮助。
- 习近平的马可·波罗战略2017-06-20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美国应当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如前美国贸易代表和前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所说,如果一个崛起的中国有助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美国就应当鼓励中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方”。并且,美国公司将有各种机会从“一带一路”投资中获益。
- 普京的大棋局2017-06-20
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正当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就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竞选团队涉嫌通俄事件进行调查之时,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正在制造出一个更加独断、决意抗衡美国势力的俄罗斯,同时迫使其转向中国。
- 美国南海政策是否已经成形?2017-06-19
张舒(Zhang Shu)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从近期南海最新动向看,美国新政府南海政策正日趋成形。但南海问题不再是特朗普政府优先议题,“自由航行计划”不会是美国南海政策或者亚太战略的全部内容,中美关系仍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 中国领导全球的机遇2017-06-19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尽管特朗普政府经济上向内转,但美国仍有能力支配全球。不过,中国有越来越多机会分享全球领导力,如果美国认识不到美中关系是正和博弈的话,中国最终有可能凭借全球领导力与创新在经济上赶超。
- “穆勒调查”阴影下的美中关系2017-06-12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在可预见的未来,特朗普政府将受制于特别检察官的“通俄”调查。它会如何影响白宫与中国的关系呢?
- 从凡尔赛宫了解中国2017-06-09
帕特里克·孟迪斯(Patrick Mendis)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
乔伊·王(Joey Wang) 国防分析家
政策制定者打算与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应该记住,毛泽东的经验在中国历史上投下过长长的影子。他青年时代对美国的仰慕,以及后来对美中和解的期待,都被他对外国列强羞辱、入侵、瓜分中国的印象否定了,这导致他对美国极不信任。不管承不承认,这个始于法国凡尔赛宫的历史文脉是中国与西方交往时的微妙参考框架。
- 拥有航母对中国意义何在?2017-06-01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海上贸易占世界贸易的90%,因此像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国际“咽喉”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贸易国来说至关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并无野心控制这些海峡,但也不希望这些海峡被他人控制。中国航母在海外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 中国与“亚太稳定倡议”2017-06-01
孙韵(Yun Sun)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
崛起的中国和拥核的朝鲜这两大安全担忧促使五角大楼支持一项未来五年内投入75亿美元以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存在的计划,但这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更广泛的政策和亚太军事立场仍有待观察。
- 美国处罚中兴影响有限2017-06-01
埃里克·哈维特(Eric Harwit) 夏威夷大学教授
特朗普政府的两位重要阁员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和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3月宣布,中国中兴通讯公司将支付美国制裁历史上最大一笔刑事罚金。只要朝鲜问题仍是美国最重要的对华外交政策议题,针对中国公司的经济制裁就会退居次席,以实现让中国对朝鲜政权施压的目标。
- 美国政策缺失加重亚洲安全困境2017-06-01
安德鲁·路德维格(Andrew Ludwig) 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初级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对亚洲的态度缺乏明确性与一致性,导致该地区陷入了安全困境。美国的行动与无所作为,为军备竞赛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制造了空间。为消除眼下初见端倪的安全困境,美国必须着手实施连续性的接触政策和明确的亚洲战略。
- 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防过度?2017-05-26
阿米塔伊·伊兹欧尼(Amitai Etzioni)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阿米塔伊·伊兹欧尼认为,在决定美国应以何种方式回应“一带一路”倡议时,应首先区分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区别。他认为,中国扩大军事支配力的举动应被阻止,但中国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的努力应被包容。因此,美国没有理由反对“一带一路”倡议。
- 中美贸易能否在高科技、钢铁和能源领域取得突破?2017-05-23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早期成果的无形意义大于有形好处。除了百日行动计划,对中美两国来说,高科技、能源、钢铁和基础设施融资领域也存在有利可图的机遇。
- 形成中的亚太地区美中双领导体制2017-05-08
赵全胜(Quansheng Zhao ) 美利坚大学教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一种新格局,即新兴的双领导体制。这一趋势代表着美中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