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国领导全球的机遇

2017-06-19
S1.jpg

尽管特朗普政府经济上向内转,但是美国仍有能力支配全球。美国经济依然更自由、规模更大、更富有,而且比任何时候都更具生产力。然而,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机会分享全球领导权。

《经济学人》最近对两个大国间的竞争作了假设,结果,这份英国出版物的预言是中国会获胜:美国是速度快的兔子,从一个挑战跳到下一个挑战,而中国是龟,缓慢但稳定,最终成为胜者。

虽然对两国竞赛的这种想象误导性多过启发性,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似乎同样短视。他发起保护主义运动的失误在于,商业和贸易是正和活动,也就是说它们是互利性的,两国可以共赢。中国在更多搬弄外交辞令的时候也是如此。

中国在亚洲已经赢得经济先机,这是它日益增长的财富和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但美国并没有被排除在外,亚洲大部分地区经济都在增长,并为所有国家提供了机会。

而且,美国经济成熟、先进、透明,可以提供独到好处。虽然美国面临经济困难,但中国面临的潜在挑战更大。效率低下的国企、糟糕的银行、失衡的人口结构和发展的政治化都有可能损害中国经济进程。

其实,美国仍远比中国富裕。截至去年,美国私人财富超过84.8万亿美元(注:原文如此),而中国为23.4万亿美元。同时美国的优势还在扩大,这不意味着中国追不上,但那一天似乎更遥远了。

地缘政治也是有利因素:多数东亚国家对北京的终极野心感到紧张。尽管亚洲消费者可能不会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但他们的政府更希望美国能保证继续参与本地区事务。

事实上,美国即使有风险也多半是自找的。奥巴马政府谈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以拓展美国经济机会,限制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其他十几个国家则作出牺牲——与总统所说相反,它们开放本国市场的力度超过了美国。也因此TPP被视为北京外交的失败,它没有获得加入邀请。

但特朗普政府丢弃了这一优势。就连澳大利亚这样的美国最亲密盟友也表示,他们将转向同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而北京将乐见其成。

美国还一直不愿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旨在发展涵盖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通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曾不温不火地对此表示认可,但特朗普政府至今仍保持批评态度。

其他国家有充分理由怀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宣布的这个旨在加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计划。由于是政治需要,它推动的项目在经济上多半靠不住。许多目标国家治理不善,经济失败。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应该敦促中国遵守其承诺。中国在处理亚投行问题上颇受赞誉,如果北京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是认真的,它就有必要解决西方国家的关切。例如,中国可以让倡议更专注于经济,设立技术标准处理机制,改变国内针对西方企业的歧视性做法,向“一带一路”沿线较贫穷国家开放市场。

在其他领域,华盛顿应力求包容而不是限制中国的活动,比如北京越来越多地参与亚洲和非洲经济事务。不过遗憾的是,所谓“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本质上是奖励专制政权,不加判断、不设条件地为它们打开大门。

但正如几十年前“丑陋的美国人”大行其道,中国在自身作用日益增长的同时也会遭遇反作用。在缅甸、斯里兰卡和赞比亚等国,中国一直是公众抗议和政治运动的靶子。

此外北京发现,在赢得其他国家地缘政治忠诚度方面,援助和投资充其量是并不完美的工具。去年,菲律宾反复无常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在获得援助承诺后,曾高调宣布倒向中国。但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之后,马尼拉看来不可能改变立场,考虑到与美国的深厚关系,它恐怕永远也不会这么做。

中国在联合国也扮演着更重要角色。作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出资方,北京有资格享有更大影响力。在由世界最大20个经济体组成的G20,中国的作用已经扩大。在IMF也一样,IMF已将人民币添加为储备货币。美国应鼓励中国还清对IMF和世界银行的剩余债务,正式将中国转列为发达国家。

中国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更大作用,比如环境。有充分理由质疑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效果和中国根据协定承担的有限义务,但北京愿意承担更多国际义务毕竟是好事,中方也表现出了更大的合作意愿。对此,美国和其他国家应心存感激。

近来有大量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讨论,即一个守成大国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新兴大国势不两立。这是现实而严峻的挑战:华盛顿愿意放弃利用中国周边左右中国的决心吗?美国是决不会接受大英帝国或其他国家有类似行为的。

美中两国不应当把经济关系和外交关系变成对抗地带,增加冲突的潜在可能。大量互利合作机会是存在的,华盛顿和北京在处理当下问题的同时应该着眼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