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如何应对中美博弈2019-12-12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博弈,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而重大的现实命题,最终将决定中国能否实现自己的大战略。
是时候重新审视美国对华为的封杀了2019-12-1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美国在全球封杀华为的呼吁没有得到响应,即使那些意识到华为有安全隐患的国家,也并不想将技术或商业判断政治化。
中美脱钩:是否可行?是否可取?2019-12-10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加剧,“脱钩”想必已广为人知。它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诸多领域,并且带来罕见的后果。
脱钩对美国来说并非易事2019-12-10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美国的盟友都不愿意支持与中国彻底脱钩的激烈举措。
中国对美战略假设是否仍然可以成立?2019-12-04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作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领导国家,美国的言行如果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出结论,即我在这个体系内永远无法真正地实现发展和超越,那么这一体系必然会分崩离析。
中美关系是否仍然“要好起来才行”?2019-12-04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今天中美两国的国内发展战略,对一个合作性的中美关系的需求已经不像40年前或者30年前那样强烈。我们现在遇到的不是两国的外交问题,而是国内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
中美贸易战之后2019-12-04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不管贸易停战与否,美中之间的长期经济战都已经打响。这应该让美国感到担忧,因为与中国不同,美国缺少一个长期战略框架。
美国在南海的小动作难撼区域稳定大局2019-12-04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军行动目的是打断南海局势的降温趋稳进程,挑动周边国家对华关系,“忽悠”东盟国家响应美国印太战略。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最终要靠域内国家,南海地区长治久安的最大受益者也必然是域内国家。
谨防爆发“金融战”2019-11-28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尽管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望达成,但美中经济战还是可能会恶化。看来金融将成为新的对抗领域,而金融制裁若是成为下一个战场,则注定要比关税造成更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大转变中的中美关系:确定与不确定2019-11-27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在战略竞争主题下,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摩擦与紧张将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北京和华盛顿都认识到对抗将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管理”将成为过渡时期最重要的关键词。
中国对美实施主动“接触政策”的必要性2019-11-27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美国的对华认知和政策意图是在同中国和世界互动的进程中建构的,中国对美主动接触政策符合中美关系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中美“脱钩”有合理性吗?2019-11-27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中美两国在一定程度上脱钩似乎是必然的,如果双方都以一种法制化的、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来局部脱钩,同时彼此理解对方为何要推动脱钩,那么事情就不会变得过于糟糕。
认识彼此力量限度 建立中美竞合关系2019-11-22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美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博弈来增进了解的,最重要的是认识彼此力量的底线。双方都有认知后,才能克服对对方的恐惧。
加强危机管理是中美两国的当务之急2019-11-22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在中美关系严重恶化的形势下,军事安全摩擦可能在两国间引发更多军事安全危机。中美双方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危机管理。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与中美关系2019-11-20
薛力(Xue Li)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回答了中国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强调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