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缓和紧张关系需要“小步舞”2019-10-01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中美双方应该通过“小步舞”进一步化解误判,缩小分歧,扩大共同利益空间,以适应美中“竞争性共存”的新态势。
并不是“特朗普问题”2019-09-27
瓦利·纳瑟尔(Vali Nasr)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政治学教授
中美两国发现自己正处在越来越糟的境况中,但美国目前的对华战略并不仅仅是特朗普的战略。
美国的成功与中国利害攸关2019-09-26
方大为(David Firestein)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现在是中美关系的不平常时期。尽管特朗普总统在美中关系的许多领域缺乏一致性、可预测性和真实性,但中美贸易关系确实互惠不足。即便如此,中美关系当中仍然存在互利共赢、政治上可持续的可行路径。
一份建立信任、持久且可执行的贸易协定2019-09-26
王杰(Jeremie Waterman) 美国全国商会中国中心主任
中美两国之间的商业关系出现了严重的、令人担忧的裂痕,任何一方都不应该为解决彼此的贸易争端,而诉诸关税这样的大规模行动。
应关注美国“中国通”的对华认知代沟2019-09-25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要关注和警惕美国新一代“中国通”正在形成的消极对华观,引导他们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和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止损,为恢复常态做准备2019-09-25
傅立民(Chas Freeman) 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从美国目前处理与中国争端的方式来看,中美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为了促进全球和平与繁荣,中美和世界各国必须抛开意识形态分歧,集中精力解决共同的问题与关切。
中美需要认识彼此的力量及其限度2019-09-1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中美两国是通过对抗和博弈增进相互了解的,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彼此的力量及限度,如此才能消除恐惧,建立互信。
中美关系面临艰难的选择2019-09-11
傅莹(Fu Ying)
中国两国的基本路线出现反向演进,必然带来国际权力调整的张力。未来两国能否在维护现行国际体系基础上解决矛盾和分歧,将决定21世纪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美国总统候选人在中国问题上保持沉默2019-09-09
安吉拉·张(Angela Zhang)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美国学者
到目前为止,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在对中国的看法上一直保持着缄默。然而,这些候选人应该在2020年大选和总体外交政策规划方面加大中国的权重。
为中美“科技脱钩”做好充分准备2019-09-0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中美两国未来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常态化、激烈化。市场必须为新的国际环境做好充分准备。
遏制中国是空想,改变心态最重要2019-09-02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既然遏制不了中国,自己还要受伤害,那就不如慢慢调整心态,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
敲打中国2019-08-30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尽管多年来一直否认,但毫无疑问,美国正在实施针对中国的两党遏制战略。无论这一战略是否合理,真正的问题都不是美国政客所提出的是非曲直,而是特朗普政府解决问题政策的不连贯。
中美关系: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持续误解2019-08-26
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美国檀香山查明纳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中国近年的经济繁荣与“中国式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政治经济的形成有关。这一制度在西方仍然深受误解,但它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被“遏制”的。
当前影响中美经贸协议前景的因素2019-08-23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中美经贸磋商早已跨越专业的界限,成为政治问题、战略问题。就经贸言经贸的单纯决策环境早已不复存在,各方在继续企盼协议、呼吁协议的同时,恐怕也要做好没有协议的准备。
香港"颜色革命"与美国对华"混合战"2019-08-19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当今世界上,美国是唯一实施“混合战”并有能力制造“颜色革命”的国家。香港“颜色革命”说明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一场“混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