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博弈是否迎来拐点2020-01-13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美问题专家认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签订使某种战略相持出现,但这种均势是脆弱的。对中美关系走向的评估,专家们的意见分歧较大。
- 特朗普送给中国的礼物2020-01-13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特朗普下令暗杀苏莱曼尼的决定只对习近平有益。毕竟,正如“911”事件那样,美伊紧张局势的升级分散了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
- 为什么凉战有可能比冷战更糟2020-01-07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中美之间正在展开的凉战远不如冷战那么刻板。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副作用,需要双方都认识到,在一个互通互连的世界上,加强自身地位的努力如果破坏了全球稳定与活力,就会变成弄巧成拙。
- 寻求中美“体制共存”之道2020-01-08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以非黑即白的两分法观点看待中美体制的差异具有误导性,以一种静态视角看待中国发展模式也是不明智的。中美两国在“深度融合”和“脱钩”之间还存在第三条出路。
- 2020年中美关系仍将困难重重2020-01-07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2019年底的到来,在经历相互指摘、伤痕累累的又一年后,中美关系有了短暂的喘息。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缓解,预计2020年还会有更多的起伏与争执。
- 对中美关系不必太悲观2020-01-10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国内已经形成对华政策共识。这种共识跨党派、跨界别(从政界、商界到学界),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等系列报告和彭斯……
- 当前中国对美政策的若干原则刍议2020-01-0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的对美政策处于再选向的十字路口。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不仅决定了中国将不以战争手段解决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且还决定了不以硬性对抗的方式解决矛盾。
-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盯上中国北极项目2020-01-03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启动对中国投资项目的研究,实际上是美方落实此前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具体步骤之一,表明美国北极战略转型已由政策制定阶段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 美国人需要更多了解中国2019-12-17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国与国交往跟人与人交往同理,相互了解可以减少和消除误解,去除误解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行为,从而做出得当的回应。
- 新技术包裹下的中美竞争:未来已来,合作未至2019-12-17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
如中美选择技术争霸,极力打造技术和资源壁垒,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各行其是,那么两国各自新技术的发展都会降速,人类对技术失去控制的风险则明显上升。
- 特朗普政府比中国更需要一份贸易协议2019-12-13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要智取特朗普政府,帮助重建中国希望的贸易体制,中国政府只需问问自己,到底是谁更应担心2020年的动荡。
- 中国将如何应对中美博弈2019-12-12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博弈,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而重大的现实命题,最终将决定中国能否实现自己的大战略。
- 是时候重新审视美国对华为的封杀了2019-12-1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美国在全球封杀华为的呼吁没有得到响应,即使那些意识到华为有安全隐患的国家,也并不想将技术或商业判断政治化。
- 中美脱钩:是否可行?是否可取?2019-12-10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加剧,“脱钩”想必已广为人知。它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诸多领域,并且带来罕见的后果。
- 脱钩对美国来说并非易事2019-12-10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美国的盟友都不愿意支持与中国彻底脱钩的激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