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重返台湾只会让美国身陷泥潭2020-11-03
郝志坚(Dennis V. Hickey) 密苏里州立大学杰出教授
中美摩擦的加剧促使美国一些人呼吁加强对台湾的支持,甚至让美军重返台湾。然而,在台湾驻扎美军将不必要地使已经复杂的局势更加复杂,破坏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
远眺地球2020-10-28
金培力(Philip Cunningham) 独立学者
在政治紧张态势日趋严峻的当下,太空领域科学合作的历史告诉我们,作为地球公民所有人都共享着一个家园。
经济脱钩给中美带来重大战略危险2020-10-30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脱钩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相反,往好里说它会让两国付出巨大经济代价,往坏里说它有可能引发灾难性军事冲突。
美国总统大选前景及中美关系走向2020-10-28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上台,政治的幕后主导权仍然在华尔街手中,金融集团也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深层主导性力量。中美关系不会全面脱钩,将进入一个危机常态化的时代。
中美关系:渡过当前危机,应对长期风险2020-10-27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无论本次大选结果如何,美国新一届政府对华政策的主题都将是以更有效的手段应对中国崛起、战略竞争、系统博弈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调。
给紧张的中美关系降温2020-10-15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通过高层官员在线对话,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至少暂时获得了生机。现在双方都需要有所行动,防止出现新的危机。
面对现实重新界定中美共同利益2020-10-14
马晓野(Ma Xiaoye) 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创建院长
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中美之间是否还有共同利益,有哪些共同利益。任何争取双边关系缓和的谈判都应从共同利益领域启动。
作茧自缚的政策2020-10-13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麦瑞安(Ryan McElveen)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副主任
由于中国的所作所为让华盛顿感到担忧,也促使美国政府调整政策,两国精心编织的文化教育交流网正面临破裂危险。但代价将远远大过收益。
特朗普政府阻断中美人才环流将使美国创新倒退2020-10-1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郑仪(Zheng Yi)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阻断中美人才环流的做法对美国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伤害很可能在长时间后才有所显现。这种保护主义措施违背历史规律,必然无法起到预期效果,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与美国争夺国际人才的机会。
如何看当前南海局势2020-10-09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在美国致力于搞大国竞争,图谋建立排他性海洋安全秩序的背景下,围绕南海规则与秩序的竞争会日益激烈,使该地区长期处于“亚秩序状态”。未来南海形势将继续在“丛林法则”和“共同家园”之间徘徊。
科技民族主义和“数字斩首”让中美科技矛盾更难化解2020-09-3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美国不仅开始接受科技民族主义的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与美国在一些科技领域中的霸权相结合,形成“数字斩首”的政策工具。这种行为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推升了各国比照这一做法在科技领域推行保护主义措施的风险。
后疫情时代与全球政治意识大觉醒2020-09-30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纵观战后全球政治大觉醒的四次浪潮,我们有理由相信后疫情时代不会是兵戎对峙的新冷战,也不会是国际关系碎片化的暗黑时代。
中国军力报告折射中美军事关系变迁2020-09-2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美国对中美军力对比的认知正在带来新风险。两军关系将是决定中美能否和平共处的关键。
美台军事同盟是否重生?2020-09-22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正向北京发出明确信息,即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不再模糊或犹豫不决。
中美管理“战略竞争”的可能性2020-09-21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战略竞争主导下的中美关系动能日益成为政治敌对化的牺牲品,从而使战略竞争管理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信任与合作变得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