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 李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军力报告折射中美军事关系变迁

2020-09-24
李岩.jpg

9月1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2020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该报告从2000年起每年发布一次,内中常常引用互联网信息,充斥众多毫无根据的臆测和抹黑,成为美国炒作“中国军事威胁”的重要依托。尽管如此,从过去20年中国军力报告的关注点、相关评估看,这份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美军力对比和两军关系的变化。

冷战结束初期,中国军力发展并非美国对华政策中的重要议题,中美军事关系也非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成为触发中美军事关系生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美方角度看,之前美国决策者们很少注意到中国将对美国在东亚的军事优势构成挑战,此次危机则使得美国开始关注中国军力发展及意图。

1997年的《四年防务评估》首次关注中国发展“非对称、反介入能力”,美国国会要求国防部自2000年开始对中国军力发展进行年度评估。美国军方借发布首份《中国军力报告》,开始系统性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此后的“撞机事件”、“反卫星试验”等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的疑虑,同时随着中国下大力气推进军事现代化,中美军事关系开始呈现量变的积累。

随着奥巴马政府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开始关注中国军力发展对于亚太地区的“安全意涵”。在此背景下,《中国军力报告》在2010年更名为《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美方评估认为,中国不仅持续推动军事现代化,并且中国军力的发展已经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构成了局部、现实性挑战;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安全意涵”开始呈现,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战略环境产生全面影响。作为应对,美国一方面显著强化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提出“两个60%”构想,即在2020年前将海军力量的60%、海外空军力量的60%部署在亚太,以因应中国军力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将“接触”政策用于两军关系,军事交流成为美国对华军事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在继续渲染中国军力“威胁”的同时,增加了大量“中美军事交流”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倡议,大力推动两军交流,相关对话机制和互信措施建立起来,两军关系一度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亮点”。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面调整对华战略,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竞争”和“对抗”一面显著提升。美国对华军力评估也出现了重大变化。2018年版军力报告篇幅增至130多页,认为“中国军力发展已达到近乎与美国相匹敌的程度”。2019年版报告关注中国的“影响力行动”(包括所谓的心理战、舆论战和法律战)和北极活动对美国军事安全构成的“重大威胁”。2020版报告篇幅扩大到200页,宣称“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军”,“中国核弹头将在未来10年增加一倍”等,认为中国军事改革对美国整体军事优势构成威胁。在美国军方看来,由于中国军力全方位发展,美国无法保证一定会赢得与中国的潜在战争。过去20年,美国对于中国军力评估的变化,既反映了中国军力发展对美国军事优势带来的客观压力,也是美国基于“敌人意象”和“危机意识”而得出的主观性判断,两者共同构成了美国对中美军事关系认知的基础。

目前,中美军力对比的变化尚未走到转折点,但是美国对于军力对比的认知正在带来新风险。中美军事交流近些年明显降温,正是这种风险的表现。同时,在对华竞争战略的驱动下,美国炒作“中国军事威胁”,持续对华军事施压,则可能引发军备竞赛和擦枪走火的巨大危险。两军关系将是决定中美能否和平共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