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教育交流中的无谓对抗2020-12-31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整个特朗普政府时期,美中教育交流政策变得日益狭隘并满怀敌意。虽然一定程度的猜疑情绪可以理解,但对在全球经济政治领域保持竞争力而言,公开交流不可或缺。
中美分歧不是当今世界主要矛盾2020-12-30
陈永龙(Chen Yo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开放包容与保护主义之间的对立冲突是国际社会政治的主要矛盾。而中美两国的分歧不但构不成世界主要矛盾,如果处理得当更有利于双方共同承载历史重任。
如何重启中美关系2020-12-30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等待拜登政府上任这段时间里,北京方面应该采取若干步骤,促使两国政府之间建立起更富有成效的关系。
拜登对华军事政策重在“谨慎遏制”2020-12-29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遏制或对冲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将是拜登政府对华军事政策的主要考虑,但其基本立足点是在遏制的同时谨慎避免发生重大军事摩擦。
美国政治变局与对华政策的关联2020-12-28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作为美国政治大变局中远未结束的一段历史进程,“特朗普主义”这份政治遗产将继续对拜登四年任期,包括其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两国必须保持民间联系2020-12-28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稳定中美关系仍是当选总统拜登2021年议程中的头等大事之一,但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必须恢复互信与合作。新一届政府应力求恢复文化、教育和人文交流,以修复多年来的结构性破坏。
中美关系“终局”取决于两国各自选择2020-12-24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中美不能凭空捏造“战略假设”,必须坚持加强对对方和对自己的了解,找到最贴近事实的“战略假设”,为运筹中美关系找准出发点。
- 明年南海形势展望2020-12-25
吴士存(Wu Shicun)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随着中美政府间对话和沟通机制的恢复或建立,以危机管控为导向的对话、以法律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对抗和以扩大军事存在为目的的海上力量博弈,将是未来中美南海“竞合关系”的主要形式。
- 2020年中美南海局势较量回顾与前瞻2020-12-23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拜登新政府上台后,南海将继续是中美地缘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仍将是阻止中国影响力在该地区的扩展。
- 中美关系的“战略突围”2020-12-2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拜登执政会使中美关系自动好转,也没有理由放弃中美缓和紧张关系的“机遇窗口”。中国亦可以通过采取必要的“战略主动”为两国关系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把竞争关进笼子,争取合作空间2020-12-21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中美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竞争关进笼子,扭转两国关系的“自由落体式”下滑,通过对话和建立信任措施争取和扩大必要的合作空间。
重建中美关系势在必行2020-12-22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拜登即将就任美国总统为重建中美关系提供了机会之窗。
中美关系能迎来转机吗?2020-12-18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拜登执政后中美关系互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下降,美国对华政策的极端性、无底线性和突然袭击性风险下降,两国关系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缓和、认知与合作的机会。
拜登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2020-12-0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尽管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可能会增加“接触”等积极元素,但不会彻底改变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中美竞争加剧的趋势未变。
- 拜登能否“治愈”美国对外政策之伤2020-12-08
魏雪巍(Wei Xuewei)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拜登将修正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错误,将对外决策拉回到较为谨慎和理性的轨道,同时他也会保留特朗普主义中对美国有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