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中国”原则仍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2022-01-21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美方的所作所为正从各个方面冲击一中政策的底线。如果美国真想与中国和平共存,那就要格外慎重处理涉台问题。
- 热和平:中美关系的范式正在形成吗?2022-01-10
王缉思(Wang Jisi)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
中美关系的下一阶段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双方都有足够的动机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双边关系处于可控状态,因为双方都面临着国内议程中的一些迫切任务。
- 美国的冷战认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2022-01-0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美新冷战”论源于美国是冷战的绝对胜利者这一错误认知。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方这一认知的转变。
- 美国聚焦中国带来的安全后果2022-01-07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随着“中国威胁”主导了美国当前的安全战略,一些地区大国会借机欺负弱小邻国,以考验美国的决心。但美国全球地位的下降也可能给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巨大好处。
- 冷静审视当前中美关系2022-01-06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美国遏制中国是一项长期战略,目前尚在初始阶段,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会进一步深化拓展。美国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国内,它需要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重新进行一次冷战,以重振国家精神。
- 避免战争,但非常不安2021-12-29
阎学通(Yan Xuetong)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不应被定义为新冷战,而应是不安的和平。战争不太可能发生,但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极其恐惧对方。
- 理出头绪:“中美气候合作”究竟意味着什么?2021-12-27
马特·杰拉奇(Matt Geraci) 中美研究中心(ICAS)副研究员、海事项目主任
气候合作一直被标榜为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领域,而科学家正在进行的实地科研工作为两国提供了大量可以共享的东西。
- “民主峰会”预示意识形态问题成为中美博弈焦点2021-12-23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全面竞争,是美国几乎穷尽除战争之外所有对华遏制手段之后的无奈之举。意识形态竞争很可能成为未来一二十年中美关系最具对抗性的领域。
- 习拜会:接下来该做什么?2021-12-1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乔·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终于举行了会晤,现在双方应当努力解决分歧并管控其他问题,以维护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 如何看待美方声称“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2021-12-03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美国表态“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一是逐步接受“无力改变中国”的现实,二是阶段性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其中是否暗藏美国未来会变幻对华施压手法,更需要进一步观察。
- 从峰会看中美共识与分歧2021-11-29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次会晤对于缓和与稳定中美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双方在重大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严重制约着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双方需要在共识领域尽快落实政策,早日形成看得见的成果。
- 元首会晤引领新时期中美相处之道2021-11-25
易凡(Yi Fan) 驻北京时事评论员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走向受到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对此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高度期待,其成功举行为中美关系未来指明方向。
- 持久共存所需的规则2021-11-23
何伟文(He Weiwen)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在管理双边贸易和竞争时,唯一正确和可行的方法是应用WTO规则。中国和美国应制定彼此关切的事项清单,并找到符合WTO关于补贴、政策和国家安全规则的解决方案。这是维持持久共存的唯一途径。
- 华盛顿如何疏远了中国的年轻人2021-11-23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中国年轻一代人几乎生来就见证国家的繁荣与日益强大,并培养出一种有别于老一辈的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现在,美国开始公开挑战中国的崛起,这败坏了人们对美国的看法。
- 中美元首共同反对“新冷战”2021-11-2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两国元首在视频会晤中表达了反对新冷战的立场。老朋友寻求恢复关系,向前迈进,既接受竞争,又避免冲突。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