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7峰会看欧美贸易分歧2019-09-12
冯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欧洲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立场存在分歧。欧洲国家虽然也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对手,但中欧在支持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有共同利益。
特朗普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2019-09-12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如果特朗普执政八年而不是四年,那么美国的机构、诚信和软实力很可能会受到腐蚀。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的继任者都得面对一个已经变化的世界。
中美关系面临艰难的选择2019-09-11
傅莹(Fu Ying)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
中国两国的基本路线出现反向演进,必然带来国际权力调整的张力。未来两国能否在维护现行国际体系基础上解决矛盾和分歧,将决定21世纪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美国总统候选人在中国问题上保持沉默2019-09-09
安吉拉·张(Angela Zhang)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美国学者
到目前为止,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在对中国的看法上一直保持着缄默。然而,这些候选人应该在2020年大选和总体外交政策规划方面加大中国的权重。
遏制中国是空想,改变心态最重要2019-09-02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既然遏制不了中国,自己还要受伤害,那就不如慢慢调整心态,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
敲打中国2019-08-30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尽管多年来一直否认,但毫无疑问,美国正在实施针对中国的两党遏制战略。无论这一战略是否合理,真正的问题都不是美国政客所提出的是非曲直,而是特朗普政府解决问题政策的不连贯。
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变与不变2019-08-29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第52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有若干问题值得回顾与思考。
当前影响中美经贸协议前景的因素2019-08-23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中美经贸磋商早已跨越专业的界限,成为政治问题、战略问题。就经贸言经贸的单纯决策环境早已不复存在,各方在继续企盼协议、呼吁协议的同时,恐怕也要做好没有协议的准备。
到底是谁在操纵汇率?2019-08-21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学荣休教授
美财政部近日把中国列为了“汇率操纵国”。考虑到僵持不下中美贸易战及时断时续的谈判进程,给中国贴上这个标签的实际意义其实并不大。但问题是,中国真是汇率操纵国吗?评判一个国家是不是在操纵货币,美国自己定了三条标准: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对世界有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以及对货币市场积极干预。但中国似乎仅仅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即对美有巨大的贸易顺差。
特朗普将中美经贸谈判推向长期僵局2019-08-16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特朗普对华3000亿美元商品最新关税威胁以及美国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决定,使两国经贸谈判遭遇新的重大危机。
美国对华认知陷入迷思2019-08-14
沈雅梅(Shen Yamei)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美国外交特别是对华认知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中国需要了解美方所使用的认知透镜,破解迷思,还原事实,澄清真相。
当今世界需要坚持和重塑多边主义2019-08-14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多边主义的理念和机制已经与各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密不可分。多边主义已经融入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
向中央宣泄不满无济于事 香港应与北京合作寻求共赢解决方案2019-08-12
尚穆根·贾古玛(Shunmugam Jayakumar) 前新加坡外交部长
部分舆论认为新加坡可从香港反修例运动中获益,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形容这样的言论非常表面,并强调唯有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区域都稳定,我国才会受益。
欧洲为何顶撞美国2019-08-12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美欧矛盾当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美国优先”与“欧洲一体化”的利益冲突,以及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理念之争。
- 如何认识中美竞争的本质和特征2019-08-12
杜兰(Du La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
中美竞争仍是基于权力和利益,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更多是双方彼此攻击的工具,并非竞争的根源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