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与中美关系2019-11-20
薛力(Xue Li)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回答了中国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强调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2019-11-15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麦肯锡最近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对世界的依赖度降低了,而世界对中国生产和出口的依赖度还在不断上升。
中美应该为“竞合”时代做准备2019-11-08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概要:看中美关系的未来,关键在于双方能否继续在同一个国际体系内和平共存,解决分歧。如果两国滑向对抗,则有可能导致世界的分裂。
如何应对衰落的俄罗斯2019-11-08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衰落的大国与崛起的大国同样值得外交上的关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离任后,美国必须制定出严肃的对俄战略。
中美关系战略新面貌2019-11-06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导致战略新面貌的出现,而这种“新”是以两国关系全面恶化和对峙为特征。
彭斯演讲释放混乱信号2019-11-06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彭斯的演讲未能让中国方面感受到来自华盛顿的善意,它释放的是有关美国对华政策的混乱信号。
中国调整适应世界新秩序2019-10-31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单极世界秩序正在迅速瓦解,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做的就是适应新的现实。这意味着要在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发展的同时抵御外部压力,避免损害自身利益。
香山论坛对北京有什么用?2019-10-31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在亚太地区所有安全论坛中,香格里拉对话会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对话会聚焦中美。
解读彭斯第二份对华政策演讲2019-10-30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现在起到2020美国大选结束,既是中美官方在“贸易休战”状态下修复部分对话渠道的时间窗口,或许也是两国战略界提出重构彼此关系框架具体方案的最后机会。
中美之间的两个没想到与“设防的全球化”2019-10-24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如果世界各国从相互依存带来和平繁荣的良性预期,转向相互攻击对方的脆弱性,那就意味着全球化的彻底变质。
美国应听听全世界关于“一带一路”的声音2019-10-24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积极的响应,美国应放弃成见,听听来自全世界的声音。
习近平访印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四重意义2019-10-21
胡仕胜(Hu Shis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
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的非正式会晤重在就两国共同关注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中印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把握变局,做好自己,迎接新的全球时代2019-10-14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在2018年6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美国应该避免与中国全面对抗2019-10-10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即便美国将中美两国引向全面对抗,也只能是导致一场前所未见的全球政治经济危机,其最终结果一定不会是美国所期望的。
大国忧患意识与“悲剧情怀”2019-10-10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美国对外战略再次聚焦大国竞争,与它重拾“悲剧情怀”密不可分。